【机仪发布】浙江理工大学李秦川教授莅临西安理工大学作学术报告-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2024年10月24日,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在教学一楼302多媒体报告厅举办了题为“机器人化制造装备:构型-功能-性能”的学术报告会。此次报告由浙江理工大学李秦川教授主讲,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院长赵桐教授主持。赵桐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对李秦川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了李教授在机器人化制造装备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赵院长指出,李教授作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长期致力于智能制造装备前沿技术的研究,其创新成果在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报告中,李秦川教授围绕“机器人化制造装备:构型-功能-性能”这一主题,系统阐述了机器人化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与核心技术。重点讲解了构型设计的创新路径、功能集成的实现方式以及性能优化的关键策略,并分享了该技术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实例。李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既涵盖了最新研究进展,又紧密结合了实际应用需求,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报告结束后,李秦川教授与现场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与会教师就机器人化制造装备的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提问,李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进一步深化了参会人员对该领域的认识与理解。此次学术报告会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对机器人化制造装备技术的浓厚兴趣与研究热情,为学院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术报告预告:1月3日浙江理工大学李秦川教授-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测试版)
首页实验室概况实验室简介历史沿革机构设置现任领导学术委员会战略指导委员会管理制度办事指南研究队伍高层次人才研究团队科研人员专职科研队伍管理实验队伍科学研究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开放运行开放课题学术交流科学传播国际合作交流国内合作交流建工作组织架构建工作人才培养教师动态学生动态实验平台零部件检测平台先进制造平台传动性能测试平台人才招聘招聘信息学术报告预告:1月3日浙江理工大学李秦川教授友情链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教育部 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973计划网站 863计划网站 重庆市科委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科技处 重庆大学工程学部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重庆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电话/传真:023-65106195 邮编:400044 E-mail:slmt@cqu.edu.cn技术支持:重庆巨软科技
李秦川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浙江理工大学
12月29日上午,李秦川劳模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在学校下沙校区第二实验楼举行。浙江省教育工会主席赵祖地、副主席邓飞虎、权益保障部部长谢丽萍、校纪委书记孙旭东、校工会主席严丹萍和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委书记潘海鹏出席仪式。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秦川和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仪式。仪式由学校工会主席严丹萍主持。 授牌仪式上,赵祖地和孙旭东为李秦川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 赵祖地代表省教育工会对李秦川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正式授牌表示祝贺。他说,李秦川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我省高校教育系统第一批设立的四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是劳模精神进校园的重要举措,工作室要做到有团队、有制度、有场地、有经费、有项目、有创新成果,为学校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孙旭东代表学校对省教育工会表示感谢,对李秦川收获劳模创新工作室表示祝贺,希望今后要按上级工会的要求把工作室建设好。李秦川老师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李秦川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以“创新、发展、服务”为主线,聚焦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和应用服务工作,形成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规范高效”的运行模式。工作室共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中级职称9人。工作室依托学校机械工程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在并联机器人、微创手术机器人、特种探测机器人等方向形成特色,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三年发表SCI论文25篇,EI论文21篇,授权发明专利68项,成果转让200余万元。在人才培养方面,近三年,工作室指导学生获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优秀硕士论文各1篇,获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力学竞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工作室负责人李秦川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国家级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国家级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是中国科协九大全国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委员,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