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重庆大学中文系教师刘洋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金奖-重庆大学博雅学院
2024年5月18日下午,第十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成都科幻馆雨果厅隆重举行,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凭借其长篇小说《井中之城》荣获年度长篇小说金奖这一分量极重的奖项。星云奖自201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全球华语科幻领域公认的权威奖项。该奖项旨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华语科幻领域的优秀作品、从业者与机构,向世界展示华语科幻文学的最新成绩,推动科幻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过去15年间的星云奖得主有《三体》《荒潮》《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以及刘慈欣、韩松、郝景芳、郭帆等知名作家、导演。刘洋老师此次获奖,是重庆大学发展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与创作的突出成绩,将为重庆大学发展新文科、建设“双一流”乃至重庆市打造西部创新高地提供重要助力。 《井中之城》是刘洋继《火星孤儿》后的又一长篇力作,于202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星云奖发起人之一的董仁威评价称,该书在继承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风格的基础上,核心科幻构思有所深化,文学性更甚,行文着墨更美。他认为刘洋是继刘慈欣之后,极有潜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青年作家。 颁奖典礼上的刘洋(中)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重庆大学始终致力于培育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中文系副教授刘洋的获奖,不仅彰显了我校在教师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绩,更为全校师生树立了榜样。这一荣誉将激励我校师生继续发扬探索精神,为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贡献力量。 撰稿:黄亚菲审订:肖馨瑶

这11位作家,要用ai写科幻小说了
这11位作家,要用AI写科幻小说了湃客:量子位 2020-10-29 07:02原创 关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收录于话题#AI9#科幻文学1#NLP1郭一璞 发自 创新工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AI辅助创作在2020年不是新鲜事,但在对艺术性、逻辑性要求都不低的文学创作领域,行得通么?有人决定试一试,让AI来辅助人类,写科幻小说。「AI」的一方是一个名叫「AI科幻世界」的工具,源自创新工场DeeCamp人工智能夏令营,创作者是一支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生组成的队伍,创新工场大湾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宋彦博士团队为此提供了核心语言模型和工程指导。「人类」的一方,则是包括知名科幻作家、传茂文化创始人陈楸帆等在内的11位科幻作家。创新工场和传茂文化共同开启了一个名叫《共生纪》的实验。在这个项目上,从现在起直到12月,11位作家将借助「AI科幻世界」这个工具,创作不一样的科幻文学作品。300G语料、千块GPU训练大模型创新工场AI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介绍,这次用来创作科幻小说的核心模型是创新工场大湾区研究院在1000多块显卡上训练的中文生成模型,用了300GB的中文语料,其规模与GPT-2 Large相当,训练完毕后又用了少量故事数据做微调。作家在创作时,可以选择两种人机共创模式:一是自由创作模式,可以选择特定作家的语言风格,设定好故事背景和角色,之后写一句开头,后面就可以由AI来生成文本。每次AI会给出根据设定的背景和角色生成的4段简短的语句,作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段,也可以重新生成。这些生成语句目前可以做到语法顺畅,甚至时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句子出现。在《共生纪》发布会的现场,陈楸帆演示这套系统时,AI甚至写下了“北京的爱因斯坦告诉我们,那里曾经是一个黑洞,一个至今仍在运转的黑洞。”深受长时间通勤困扰的在场嘉宾们,纷纷鼓掌赞同。如果看一下Demo,还会有更多惊奇的句子出现:如果让AI把这个故事一段一段的编下去,就会出现如下的剧情:打工人李白,已经受够了他维修时光机的工作,但碍于马斯克给的薪水太高,李白也莫得办法。“唉,谁让西二旗的房价这么高呢!”李白感叹了一句。他们在一家外企上班,一所最好的公立大学。马斯克说,他们这里的工资高,福利好,离家近,而且离家近的同时代表着尊严。但李白仍然对离开满心不满。离家近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他想。他们昨晚喝得太多,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李白问马斯克是否想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毕竟他在这儿做的事儿已经足够多了。马斯克想了想说,我想去看看海。李白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想法会害死自己。他们曾经在一个人的胃里放了三个月的毒药。二是人机对话模式,和小冰小爱们有些类似,作家可以和AI一对一多轮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更多是剧情的讨论,比如这样:可以看出,流畅的语句、详细的人物动作和心里细节、脑洞巨大的创意,都是这个AI擅长的部分。不过在逻辑和人物关系上AI还搞不太清楚,毕竟你们人类世界总是套路太多,过于纷繁复杂。因此,一旦作家在写作时遇到瓶颈,就完全可以把一个段落输入进去,看AI能提供什么好的想法。陈楸帆对此总结说,“大家当成一个句子级别的输入法就好了。”王咏刚也认为,“电脑实际上是帮你在推动故事情节的,人机协作不仅是一个协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较量比拼的过程。”一个AI,pick另一个AI但人工智能这些脑洞清奇的剧情和写法,真的有价值么?陈楸帆分享了自己的经历。2018年,他找到此前在谷歌的老同事王咏刚,希望在AI写作上做一些探索。王咏刚当即答应,便找了个开源模型给陈楸帆,“当时就是RNN+LSTM的模型,跟现在的比不了。”陈楸帆把这个模型生成的一些句子,用在了小说《出神状态》里,这部小说也成了一部人机联合创作的作品。后来,《思南文学选刊》做了一个AI文学榜单,用一个AI来为700多部小说打分排序,类似手机圈的“跑分”,这个AI选出的第一名,正是AI参与的这部陈楸帆作品《出神状态》。那次排名的第二名,正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后来巧的是,今年夏天DeeCamp上的几位同学在做「AI科幻世界」项目的时候,正好也联系到了陈楸帆,希望请他来做指导。这也让陈楸帆从多个维度参与到了AI辅助创作的尝试里。技术探索,非直接商业化而在以“半轻人”为笔名的业余科幻作家、创新工场王咏刚院长看来,这次《共生纪》实验更像是一次早期的尝试:“类似的NLP技术在在问答式搜索、对话式人工智能、商业写作等方面会有商用价值,不过创新工场目前没有准备看AI写作相关的公司,只是做个尝试,播撒种子,未来或许会有可以商业化的方向。”在王咏刚的规划里,一个更为完备的AI写作工具不只有当前生成对白、动作描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节的生成和有价值的文艺批评:“现在很多AI文学工具只是说你的文字有百分之多少类似某位作家的作品,但写作者真正需要的可能是一些更实际的建议。”或许这也是本次尝试所能带来的东西吧。— 完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原标题:《这11位作家,要用AI写科幻小说了》
新闻中心 | 中国科普作家网
【科学故事会】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你知道是什么吗2024-06-03刘海熙2023年,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科技工作者">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科技工作者2024-05-30消息...【新闻】《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研究报告发布2024-05-29消息5月29日下午,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抖音共同研制的《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研究报告发布...【科学故事会】什么鱼死了还会变色?2024-05-27苏澄宇说起变色动物,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伪装大师变色龙,它可以通过变化自身的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读者品鉴】给孩子以最好呵护与最深切的善意——评郑渊洁儿童绘本《你从哪里来》2024-05-27徐彦利郑渊洁,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思想和作品总有一种让人探索的欲望。在其近2000万字的童话...【科普创作评论】以人民为中心,做高质量健康科普——钟南山院士的科普思想2024-05-24 王挺编者按 2023年12月,以“科普引领呼吸无忧”为主题的首届广东省呼吸与健康科普公益大会在广州举办...【新刊速递】《科普创作评论》2024年第1期2024-05-24消息大家观察 以人民为中心,做高质量健康科普——钟南山院士的科普思想/王挺 纪念金涛先生 又一颗充...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即将正式开放2024-05-24代小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于5月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同期举办首展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读者品鉴】给读者可操作性的阅读体验——评《DK机械运转的秘密动物园大逃亡!》2024-05-22刘树勇最近,看到电子工业出版社的《DK机械运转的秘密动物园大逃亡!》(以下简称《机械》),这本书...【招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公开招聘科研助理2024-05-22消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搭建的国家级智库平...
相关资讯
下篇:科幻小说作家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