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2022年6月新书推荐|庆祝建101周年:红色书籍推荐-图书馆

更新时间: 2025-05-15 13:56:13

阅读人数: 524

本文主题: 中国历史书籍推荐

中国共产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建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的101周岁生日到来之际,图书馆精选10部红色书籍,希望读者们能在书中汲取百折不挠的奋斗力量,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前行,谱写新的未来篇章。1、《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诞生纪实》作者:叶永烈 索书号:I253.1/122出版社:天地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的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T”字形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共产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2、《红船精神》作者:罗平汉索书号:D26/218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推荐理由:全书围绕“红船精神”的产生、发展和内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论述,讲述了“红船精神”诞生的历史背景,承载的民族复兴期盼,昭示的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及时代背景所赋予的伟大意义,同时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事例,生动有力地诠释了“红船精神”的三个内涵。本书的出版,深化了对“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学习宣传。 3、《中国共产为什么能?》作者:谢春涛索书号:D23-49/8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推荐理由:《中国共产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者关注的15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结合。它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广大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史通俗读物。 4、《讲好中国共产故事》作者:任仲文索书号:D261/83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精选《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的关于讲好中国共产故事的理论文章和评论文章。内容分为“总论”和“讲好中国共产为什么能、靠什么成功的硬核道理”“讲好中国共产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雄辩事实”“讲好中国共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高远情怀”四部分,通过讲透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破解中国共产为什么“能”的密码。讲好中国共产的故事,可以为外界了解中国共产打开一扇窗口,更可以为全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5、《中国共产历史通览》作者:李忠杰索书号:D239/6:1、D239/6:2出版社:中共中央校出版社推荐理由: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学习中国共产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从建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的十八大以来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系统回答了一些中共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详细阐述了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6、《红岩》作者:罗广斌, 杨益言索书号:I247.5/708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推荐理由: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员的英雄形象,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作品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语言朴实,笔调悲壮,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 7、《红日》作者:吴强索书号:I247.51/15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推荐理由:《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国民的王牌整编74师在1946年的深秋向我军连水城第二次的进攻开始,直到1947年被我军全部歼灭为止。全书主要以孟良崮战役为背景,描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刻画了我军高级指挥员和众多战士的形象。 8、《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索书号:I712.55/93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理由:《红星照耀中国》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当时红色根据地的情况。无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革命,了解红军和“红色中国”,了解中国共产的信念与成长。这部经典作品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地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9、《可爱的中国》作者:方志敏索书号:I266/1638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推荐理由:《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散文,也是他的遗著。1935年写于狱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 10、《保卫延安》作者:杜鹏程索书号:I247.5/705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理由:《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2022年6月新书推荐|庆祝建101周年:红色书籍推荐-图书馆

中华法律史的巨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本值得向大家推荐的法学书籍-湖南机构编制网

改革与政策法规处  李  文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瞿同祖创作的法学著作,通常被作为一本法学启蒙书籍推荐给初学法律者。该书是作者瞿同祖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国法制史和中国社会史的过程中,根据讲稿改写而成的,最初被作为吴文藻主编的《社会学丛刊》甲集第五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47年出版。后由作者加以修改,补充,译成英文,于1961年在国外出版。1981年作者又应中华书局要求,对原书作了某些修改,再次印刷出版。1998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中,出版了《瞿同祖法学论著集》,该书全文收入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作者简介瞿同祖(1910-2008),历史学家,湖南长沙人。瞿同祖的祖父瞿鸿机,是晚清时期的军机大臣,家学渊源深厚。1934年入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年任云南大学社会、政经、法律三系讲师,后升任副教授、教授,1944年兼任西南联合大学讲师,期间撰写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成为学术界的开新之作。1945年春应邀赴美,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汉史研究。出版《清代地方政府》,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65年回国。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二、主要内容《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主旨有两个: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二是讨论中国古代法律自汉至清有无重大变化。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家族、婚姻、阶级、巫术与宗教、儒家思想与法学思想。全书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四章,中国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秩序。第二部分为最后一章,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从中国法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儒家和法家影响最为深刻。三、推荐理由(一)学习法律,就必须了解法律背后的社会制度一言以蔽之,社会是法律生成的土壤。这也是为何本书以及《乡土中国》等类似书籍被作为法律启蒙书籍的理由。瞿同祖先生在书中写到,“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社会土壤会孕育出不同的法律,这也是为何东西方法律有别、古今法律有异的原因。举一简单例证,古时官吏享有司法特权,犯罪了甚至可以用自己的俸禄、官职来抵消刑罚。而当下《刑法》的精神是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清律》中规定,“凡大小文武官犯公罪,该笞者,一十罚俸一个月,二十三十各递加一个月……该仗者,六十罚俸一年,七十降一级,八十降二级,九十降三级,俱留任,一百降四级调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二)学习法律,就必须研究法律的实效问题纸面上的法律是死的,法律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本书引用了大量个案和判例,作为讨论法律实效问题的根据。书中写道:“研究法律自离不开条文的分析,这是研究的根据。但仅仅研究条文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注意法律的实效问题。条文的规定是一回事,法律的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某一法律不一定能执行,成为具文。社会现实与法律条文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注重研究条文,而不注意实施情况,只能说是条文的、形式的、表面的研究,而不是活动的、功能的研究。我们应该知道法律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是否有效、推行的程度如何,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等”。(三)学习法律,就必须立足“本土资源”在法律学习与从事法律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一种常见的倾向: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好像只要发达国家有,我们就一定要拿过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移植橘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扎根于社会土壤的法律制度。适合一个国家国情的法律制度,不可能光靠法律移植。立法者应当重视传统、习惯等本土资源,这也是本书的价值之所在。为该书再版写序的学者苏力认为,大量借鉴西方的法律制度而必须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演化创造的理由之一就是知识的地方性和有限性;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任何知识都是具体的,地方性的或者说至少有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如此,因而希望大量的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进行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利用本土资源,重视传统和习惯建立现代法治才是历史的必然。附件下载

【明朝历史书籍】明朝历史应该看什么书?

展开全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设到臻于完善的王朝。明朝还可以说是中国帝制时代维持稳定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明朝历史应该看什么书?今天藏书馆APP跟大家分享五本讲述明朝历史的书。  No.1《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No.2《明史讲义》    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 作者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本书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No.3《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No.4《南明史》    清军收取了关外地区,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而明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还很大,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官员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此后更是围绕着立谁为新帝而彼此攻讦,为南明政权埋下了隐患……  自这一年起,中国历史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迭起的重大事件,上演着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三种纪年代表着的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也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  《南明史》史料扎实,内容丰富,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No.5《龙床:明六帝记》    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各有其独具特色的统治铁腕或人格痼疾。作者清晰地描绘出明代并中国两千年以来帝制的内在肌理。  《龙床:明六帝纪(修订版)》为明代的六个皇帝作传。分别是:“另类”朱元璋,是独夫却不是民贼;篡位者朱棣,用一生给自己造了座假牌坊;“韦小宝”朱厚照,一个人格发育障碍的皇帝;朱厚熜,靠语言、心理控制权力的专家;朱由校,名正言顺的亡国之君;朱由检,被绑上道德战车的殉国者。作者以大开大阖、跌宕起伏的笔墨,叙述这些皇帝平生中的典型事件与行为。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六个皇帝个性奇崛,各有其独具特色的统治铁腕或人格痼疾;透过居于明朝三百年历史始与终的这六个人和在他们的作用下,国家政治体制、政策措施的确立、实施及流变,作者清晰地描绘出明代并中国两千年以来帝制的内在肌理。

标签: 2022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