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已经断更的经典小说,贼道三痴去世,《清客》成人间绝响
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我这是一本不书雪中的武侠经典,它极具武侠气息,整体故事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展示了人间百态,叙述了世间真理。看完之后呢,久久不能平静,甚至有一半以上的读者,都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是他断更了20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续写经典。
这本书简直叫无数读者抓狂,都过去多少年了,依旧有不少书友问我,天使奥斯卡还能不能把它写完?说真的,这本书真的强,主角穿越宋朝,凭借着自身才干逆天崛起,建立军队,打造班底,挽大厦之将倾,展现出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义,以及金戈铁马一样的战争气息。可以说,这是一本最热血的架空历史文。
如果说其他小说太监的是个人原因,那这本书就属于是天妒英才了。这属于是三痴最后的作品,他真正写出了清雅、真实、细腻的市井人物,也写出了厚重又无可奈何的历史氛围,写作功力一览无遗,是真正的精品,但也是真的遗憾。
好了,本期就聊到这里,欢迎点赞、评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支持,后期会持续更新精彩的内容哦,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来评论区下方留言哦。

卷六奏雅八十、龙潭虎穴(书友们过年好!)
桓温豪爽有风概,面有七星,姿貌甚伟,年幼时即为名士温峤、刘惔所赏识,十八岁手刃父仇,声名大振,出任驸马都尉、琅琊太守,尚明帝长女南康公主,三十四岁时平定蜀汉,其后二十年间三次北伐,先后击败氐秦国主苻健、羌人首领姚襄和强大不可一世的慕容燕,尽收中原、河北之地,战功赫赫,威名远播,故燕慕容恪当政时,国力强盛,曾有大举南侵之意,因有桓温在,不敢妄动刀兵——
然而英雄迟暮,现在的桓温昏昏沉沉躺在病榻上,便溺皆要由人服侍,人生至此,实为悲凉!
这日黄昏,桓温神智清明了一些,问左右侍者今日是三月末还是四月初?侍者答道:“郡公,今日是四月初二戊子日。”
桓温让侍者扶他勉强靠坐着,看西窗斜阳透入,问:“荆州桓冲还未到吗?”
桓温略略转头看了看,说道:“唤倾倾来。”他病重期间,李静姝时常侍候在病榻畔,喂他喝稀粥,细心温柔,让他颇感安慰——
桓温“哼”了一声,浑浊的眼睛一瞪,余威犹在。
一个侍者赶紧道:“禀郡公,李娘子不在府中,带着小玄郎君去建康了。”
桓温眼睛眯起,沉默下来,他虽然昏愦不能多想事,但神智未失,心知这其中有古怪,倾倾一心想求他立小玄为世子,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去建康!
沉吟片刻后,桓温道:“唤桓熙来。”
侍者答应一声,飞快地去了,不移时,桓熙快步来到,在病榻前跪下,强颜欢喜道:“爹爹今日气色颇佳——”
“熙——”,桓温打断儿子的话,努力地不失威严地说道“去唤倾倾,和小玄来见我。”。
桓熙吃了一惊,强笑道:“爹爹不知道吗,李氏昨日带着小玄去建康了,说是归义侯遗孀有事相召。”
桓温盯着桓熙,突然伸手抓住他左腕,问:“你杀了她母子二人?”
在父亲积威之下,桓熙心惊肉跳,想要抽回手,却被抓得紧紧的,赶紧道:“没有没有,儿怎敢做那种事。”
桓温心头一松,知子莫若父,他对长子桓熙的性情能力还是很清楚的,说道:“那去唤她母子来这里。”
桓熙道:“是是,请爹爹松手。”桓温戎马一生,现在虽然病重,手劲却还不小。
桓温气力已尽,手一松,桓熙脱身就走,到室外才长出一口气,背心衣衫都湿了一大块——
桓济大步赶来,神色紧张凝重,说道:“阿兄,五叔父到了,陈操之也到了,在江口码头。”
桓熙心头一凛,问:“刀斧手都准备好了吗?”
桓济道:“皆已肃然待命,都是死忠之士。”
桓熙点点头,皱眉道:“五叔父为何会与陈操之同日到达,有这样巧的事?”
桓济道:“想必是巧合,却也正好,一并诛杀,更少后患。”
桓熙想到要杀陈操之,心情激动起来,却又道:“父亲要见李氏和小玄,如何是好?”
正说话间,有军士急急来报,说新安公主大吵大闹,要见李娘子、要见郡公——
桓济下令道:“不许她出小院半步,谁敢放她出来即以军法论处。”
军士走后,桓济恨恨道:“这贱妇一向目中无我,我亦不需再忍受了,今日先杀陈操之,再杀这贱妇,然后提兵入建康杀了那个昏君。”
桓熙问:“五叔父究竟该如何处置?”
桓济道:“不是早就议定了吗!”
桓熙心有不忍,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一下头。
陈操之和桓冲同日赶到姑孰并非巧合,陈操之与刘牢之率八百轻骑日夜兼程,在洛阳和汝南更换了两次坐骑,这才仅用二十日就赶到了江北的历阳,人马俱疲,便在历阳休整一日,而先一日他便派人去江南探听消息,那探信的原是西府军士,持陈操之密信径去见西府主簿王珣,王珣看了陈操之的信,点点头,匆匆写了一封回帖,只说桓温还活着,荆州的桓冲还未赶回来——
那军士持王珣信赶回江北见陈操之,陈操之见信上只有这么两句话,眉头微皱,他料知桓熙极有可能会趁其父病危时篡权夺位,所以桓冲未至他是不会贸然进姑孰城的,只是王珣回信如此简约,有些古怪,正踌躇间,忽报王主簿有信使到,唤进来一问,那人自称是王珣心腹,为王珣传言,请陈刺史莫要轻易入姑孰城,桓熙、桓济有非常之谋,将对陈刺史不利——
陈操之微笑道:“王元琳真是小心谨慎啊。”
刘牢之问道:“这传话的可信否?”
陈操之道:“可信,王元琳是怕书帖被桓熙手下发现,故只写平常语,暗地里命人悄悄跟随至江北传话,可见姑熟城现在是龙潭虎穴、剑拔弩张了。”
军士来报,上游有十余艘大船来到,是荆州水军旗号——
陈操之长身而起,说道:“很好,荆州桓刺史到了,我等可以渡江。”
四月初二傍晚,陈操之渡江见到了桓冲,桓冲之所以迟到是因为他去了襄城布置军事防务,见到陈操之,桓冲问道:“陈刺史何以让我暂缓入姑孰?”
陈操之告以桓熙、桓济之谋,桓冲惊惧,思忖半晌,亦不敢擅入姑孰城,命征虏将军朱序率一千荆州水军力士和刘牢之率领的五百冀州军士先期入城,假称桓温军令,直入将军府擒桓熙、桓济,只要首恶授首,桓冲当能控制姑孰城的三万军士——
夜里亥时,刘牢之快马来报,桓熙、桓济未能掌控制子城的西府将士,只在将军府里暗伏了两百甲士,已被尽数格杀,桓熙、桓济皆被拘录,请桓冲入城主持大局。
桓冲这才与陈操之率千余众入城,来到将军府,见桓熙、桓济被绑缚在廊下,桓冲停下脚步,看着这两个侄子,桓熙、桓济面如土色,不敢仰视。
沉痛悼念我最喜爱的网络作家贼道三痴。
再见,三痴道兄,虽有评论认为你的作品达不到某种高度,但在我心里,你的清雅最能入我心。 叹从此后你的清隽文字已成人间绝响,叹自己能力不足,希望有仁人志士能够出资出版你的作品全集。 一路好走,三痴道兄,一路好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白云苍狗、青山绿水间,杵着竹杖、踏着芒鞋的,不正是你潇洒远去的身影? 郑晖,笔名贼道三痴,于2015年9月21日5时40分与世长辞,享年43岁。
相关资讯
上篇:疯狂骑士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