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最低调的武侠宗师曾戏言李小龙短命
他出身贵胄,饱读诗书,却阴差阳错走上习武之路;
他身怀绝技,武功卓越,却生性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他开宗立派,桃李天下,却甚少言传,被讥为“误人子弟”。
他就是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
在电影《叶问》上映之前,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的名字,都很少为人所知。尽管他的“江湖地位”丝毫不逊色于津门大侠霍元甲,尽管他是咏春拳得以在全球推广的关键人物,尽管他是大名鼎鼎的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师傅。
不过,从2008年《叶问》风靡华语影坛以来,叶问的传奇经历已经吸引了无数的观众。2010年的华语影坛更可称为是“叶问年”,三部讲述叶问生平的电影先后登场。而其中最为瞩目的,无疑是由《叶问》原班人马打造的《叶问2:宗师传奇》。这部由叶伟信执导、甄子丹主演、洪金宝担任武术指导的影片,将重点放在了叶问20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为生活所迫开始开馆收徒的一段经历,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宗师的传奇人生。
历史上的叶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成为咏春拳一代宗师的呢?让我们透过光影与时空一起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关于咏春拳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以少林五枚师太的徒弟严咏春的名字命名的。清朝康熙年间,一些反清人士聚在福建南少林寺。清廷派兵围剿并火烧南少林,众僧死伤惨重,“少林五老”中身怀绝技的五枚师太藏匿到四川、云南交界处的大凉山下。南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严氏也逃亡在此。严氏有个女儿名叫严咏春,因生得靓丽,遭到当地恶霸逼婚。五枚师太为援救严咏春,将其带到山里,教授拳术。三年后,严咏春下山,将恶霸打得落花流水,登时名声大噪。严咏春问五枚师太该拳叫什么名字时,五枚说,这个拳没有名字的,就用你的名来称呼吧。咏春拳从此得名。正因为咏春拳的创始人都是女子,因此动作明显带有女性的扭捏,基本集中在中路。其基础马步更是与其他拳术都不一样,是两腿内夹的动作。
但叶问之子叶准1982年到佛山访问咏春拳大师彭南(江湖号称“黑面南”)时,曾听其讲咏春的祖师是一个叫“摊手五”的湖北人。据《中国戏曲史》记载,此人原名张五,戏曲和武技都十分了得,尤其精于少林技击。雍正年间逃亡至佛山,设立琼花会馆,把一身武艺都传给红船弟子。咏春拳的打法坚持在短线内小范围的短促突击,这完全符合船上空间狭小,漂移不定的特点。对于潜伏在红船上的反清义士而言,咏春拳是最适合用来防身的。
相比之下,严咏春的故事更像是一部章回小说,因为历史文献中从来就没有五枚师太、严咏春,南少林寺也从没被火烧过。
不管咏春拳起源何处,从在佛山开医馆药铺的梁赞开始,咏春拳的历史传承有了明确的记载。而梁赞一生甚少收徒,只传了外号“找钱华”的陈华顺和梁氏次子梁碧。咏春拳内,以授徒为职业,是从陈华顺开始的。机缘巧合的是,一代宗师叶问,分别在佛山和香港从学于陈华顺和梁碧,深得咏春拳真奥,遂成罕可匹敌的极顶高手。

武侠宗师张彻最红的几位弟子,一人一部代表作,王羽的有点意外
提到香港电影武侠导演的话,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鬼才徐老怪,天马行空的创意,侠义恩仇的江湖,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不过时间再往前推动的话,有一位武侠宗师比徐克的地位还要高,他就是张彻大导演。曾经和胡金铨大师齐名,两人共同开创了香港电影武侠新时代。
胡金铨拍摄的影片艺术成就比较高,不过相比较对香港电影贡献的话,张彻更胜一筹,培养了许多演员和电影人才,吴宇森、午马、鲍学礼、桂治洪、刘家良这些导演不用多说了吧,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群徒子徒孙,认真算起来的话,星爷也要喊张彻一声“师爷”。张彻曾经说过自己拍过最红的几个弟子是王羽、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和傅声,同时他也给每一位定了一部代表作,一起看看吧!
1、王羽:《金燕子》——王羽的代表作有点意外吧,竟然不是《独臂刀》,毕竟《独臂刀》使张彻成为百万导演,让王羽成为独臂刀大侠。后来张彻自己说《独臂刀》虽然很卖座,不过艺术没有把控好,相反《金燕子》拍的比较好。其实就个人而言,我更偏向于王羽的《金燕子》,首先造型上帅气,真的是一个风神俊朗白衣少年,银鹏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对敌人从来不会手下留情,对燕姐姐依然保留那份感情。
还要特别提一下,当年张彻为了让郑佩佩出演金燕子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毕竟郑佩佩的恩师胡金铨那个时候已经离开了邵氏,她不想对不起师傅,因为金燕子是胡金铨所创。事实证明,张彻的电影中只有男人出彩,女人依旧是陪衬。有位网友说的好:大醉侠火了金燕子,金燕子红了银鹏。(当然那个时候银鹏王羽已经大火)还想说一点,姜文的《让子弹飞》中张默饰演的老六剖开肚子取肠粉那段就来自《金燕子》。
2、姜大卫:《报仇》——姜大卫算是张彻最具灵气的弟子之一,拍他也是最多的,《报仇》让师徒俩名利双收,姜大卫获得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成为香港第一个亚洲影帝,而张彻也斩获了最佳导演。《报仇》的主线是复仇,同时张彻将京剧元素完美融入到电影中,把戏曲诠释的淋漓尽致,悲壮之情充斥全片。
一身白衣的关小楼英姿焕发,不知道后面影响了多少人,据张彻自己说,后来李小龙在《精武门》一身中山装造型其实就是借鉴姜大卫。同时他说没和李小龙合作过确实是一个遗憾,毕竟当年两人名气都非常大。还有一个八卦,据说李碧华就是因为《报仇》,就是因为姜大卫的关小楼,才有了后来的《霸王别姬》。
3、狄龙:《刺马》——以往大多情况下都是狄龙给姜大卫跨刀,到了《刺马》,姜大卫为好兄弟狄龙帮衬了一把。在《刺马》开拍之前,狄龙自告奋勇出演马新贻,因为他想突破一下自己,而张彻也成全了他。其实《刺马》围绕三个元素展开,兄弟、功名和女人,就看你怎么去选择了。马新贻有着“大丈夫当求封疆裂土,光宗耀祖”的豪迈,当然也有儿女情长,也许是帅包子狄龙的原因,对这个角色没有一丝恨意。
再看其他两位兄弟的人物性格塑造也比较完美,姜大卫和陈观泰也比较给力。一般在张彻电影中女性角色很少有出彩的,就连金燕子郑佩佩也不例外,不过《刺马》中井莉和狄龙的那一段感情却为本片增添了不少浪漫。还要提一下,陈可辛后来在《投名状》中还致敬了张彻的《刺马》,三个老油条大人就是狄公、姜公和陈公。
4、陈观泰:《马永贞》——当年李小龙凭借《唐山大兄》一炮而红,稳坐香港影坛第一影星宝座。张彻属于邵氏,李小龙属于嘉禾,两人合作不成的情况下,张彻开始力捧陈观泰,毕竟他曾在第一届东南亚国术比赛轻量级甲组赛中五战五胜获得冠军,有实打实的真功夫。当年张彻让陈观泰出演《马永贞》的时候,也是遭到邵氏许多人反对的,不过事实证明张彻的眼光非常好,陈观泰演完马永贞之后也迅速走红。
姜大卫原本是为陈观泰跨刀的,却没想到他的谭四爷抢了不少风头,最后连死都要那么帅气。而《马永贞》也算开创了上海滩类型影片的篇章,后来许多版本马永贞不用说了,还有各种上海滩等影片。
5、傅声:《洪拳小子》——傅声算是张彻捧红的最后一位巨星,后面第四代第五代以及内地的第六代基本没有大红大紫的了,一个是邵氏的衰落,另一个是张彻个人的精力所限。傅声也是他最疼爱的弟子之一,每次都喊他声仔,而傅声也喊张彻老豆,没有孩子的张彻能不喜欢吗?只可惜傅声去的太早了,要不然张彻的晚年应该过得会比较好。
《洪拳小子》就是讲述一个乡下小子到城市里,从一无所有到步步高升,最后丢掉性命的故事,围绕一双鞋子展开,后来杜琪峰执导,郭富城主演的《赤脚小子》就是改编于此。《洪拳小子》也算开创了小子类型片。特别提一下,傅声早在1974年就和袁小田在《洪拳与咏春》搭档出演师徒了,比成龙大哥的《蛇形刁手》《醉拳》早上几年,估计袁和平也借鉴过张彻的影片吧!
除了上面介绍的五位弟子以及五部影片之外,张彻还有太多弟子以及太多经典影片,比如午马、罗烈、吴宇森、李修贤、梁家仁、郭追、董志华、杜玉明等等。经典影片有《独臂刀》系列、《保镖》《大海盗》《五毒》《残缺》《上海滩十三太保》《大上海1937》等等,话说你们看过哪些啊?
黄易的《破碎虚空》称得上武侠史上的里程碑
说起黄易,许多读者会给他贴上许多标签。 比如:黄,玄幻,穿越,武侠第五宗师,师从司马翎,虎躯一震,破碎虚空等等。 但黄易的武侠小说无论从创意,行文,构思方面都是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是在诸多武侠大家珠玉在前的情况下自成一格后来居上, 因此实属不易。
黄易原名黄祖强,香港著名武侠作家,与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齐名,是武侠五大宗师之一。其代表作包括《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边荒传说》等。篇幅比较短的几部作品包括《云梦城之谜》、《乌金血剑》、《荆楚争雄记》、《破碎虚空》等。还有诸如《玄侠凌渡宇》、《大剑师传奇》、《封神记》几部玄幻作品。当然还有黄易的遗作《日月当空》、《龙战于野》与《天地明环》。其中《天地明环》即将完结时黄易却因病离世,实属可惜。
那么今天要说的主题就是黄易写于1988年的《破碎虚空》这部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黄易借大侠传鹰的经历,初次尝试了对天道的探求。整部小说描写简练,但情节紧凑,磅礴大气,初现了玄幻武侠题材的奇幻瑰丽之美。
从严格意义上讲,《破碎虚空》应该是黄易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因为在此之前,他因酷爱读武侠,所以一直想写武侠,但当他向编辑投上这部《破碎虚空》时,编辑却告诉他现在武侠没有市场,你还是写科幻吧。黄易因此转到了《凌渡宇》的创作上来。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初心使然,武侠就是黄易的宿命,《破碎虚空》在黄易取得了一些声名之后才能够顺利出版,从而一举奠定了黄易在武侠领域的基础。 在《破碎虚空》黄易着重塑造了一代奇侠传鹰的经历,先是与中原群侠勇闯惊雁宫保护《岳册》,之后深入地宫斩了妖龙,习得了《战神图录》,一举粉碎了蒙古将军思汉飞的布局。 主人公传鹰在之后与国师八师巴和魔师蒙赤行的对决中,以超乎寻常超脱武侠范围的较量,使作品的境界呈现了无法描述的场景,这在武侠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已经升华到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让许多读者在读后如醉如痴如梦如幻。无疑黄易在武侠的创作上是大胆的,是敢为天下先的。
《破碎虚空》的经典之处在于最后传鹰纵马腾空那一段的描写。 这时一阵狂风吹来,云雾变得稀薄。 一个惊人的景象,在众人面前展现。 全部蒙古骑士面色煞地发白,更有人因惊骇而全身抖震,健马狂嘶人立而起。 目下他们正置身一个孤悬於半空的高崖上,在离地平超过叁百丈的高度,俯瞰整个鄱阳湖大平原。 下面平原整齐的蒙军兵队,变成一排一排的黑线,人马只有蝼蚁般大小,他们便似在云端之上,察瞰众生。 传鹰和他神骏的白马,落脚的地方正是这广阔无边的空间,那有半点实地。 蒙人心神震荡,面对着一片虚空,跪了下来。 《破碎虚空》其中的关键词是空,因为世间一切无整无缺是为破碎,最终都会归于虚无空寂。这也是黄易传达天道的一种启示。就好像许多人读完《破碎虚空》总会有不过瘾或好像不曾读过一般,这或许就是黄易对于《破碎虚空》的真实解读吧。但不可否认,《破碎虚空》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武侠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是它的横空出世,才有了后来的《覆雨翻云》、《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等名篇的诞生。
金古武侠,武侠一家之言,仅为侠友一笑。 如有喜欢黄易作品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