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真实和虚构,书稿中有凶案的真相?
在人性的迷宫里,每一步都可能走向深渊。
二十年前,男生宿舍发生一起凶案,受害者是一名女大学生,被残忍割.喉。
她的男朋友是头号嫌疑人,虽然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但是凶器、指纹、现场等证据,都证明是他所为。即使家人为他伸冤也无济于事,面对铁证,他签下了认罪书……
二十年后,出现一位名为“尺八”的作家,他出版了悬疑小说《骗神》却难以维持生计。通过老同学的帮助,在少儿培训机构教写作小说课。
新锐作家的名声,让家长们期待很大,但是他的外表只是个唯唯诺诺、不怎么自信的中年男人,最终,有四个报名的学生,和他学习侦探小说的相关内容。
事件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当四个少年偷看尺八未完成的书稿后,发现这个老师并不简单~书中的内容和真实案件并没区别…很快,又发生了凶案,手法竟然与二十年前一模一样!此时觉得,尺八和凶案,一定存在某种联系。书中的内容,难道和预言一样精准,很难让人信服。
书中的内容从多视角叙事,凶手、作家的身份让人觉得亦真亦假,从尺八带着孩子们进行推理的头脑风暴中,可以看出他对推理悬疑创作的浓厚兴趣,甚至提升了少年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四个小侦探自称“小猪”,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陈年旧案、未完成的书稿、新案……贯穿其中的是复杂的人性,欺骗、复仇、贪婪,一层又一层的诡计,看到最后,才明白不论是隐忍或是罪恶,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真实与虚幻,充满悬疑的真相
《虚构凶手》是慢三著作的一本超赞的悬疑小说,紧张刺激的故事,一读就停不下来,欲罢不能! 故事得从二十年前说起,那时候,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在男生宿舍里惨遭杀害,现场那叫一个惨烈啊,女生被割喉,鲜血满地。而她的男朋友赵元成因种种证据指向他而被判入狱,尽管他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这一事件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也给赵元成的家庭带去了无尽的痛苦。 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年,赵元成刑满释放,出狱后化名尺八,但找工作四处碰壁。后来,他进了小学同学毛飞开设的培训机构,开起了写作课。尺八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将自己正在创作的小说《舞》作为教例,传授推理小说的创作思路和方法。结果,听入迷的孩子们越发觉得故事过于真实,开始怀疑这不仅仅是老师虚构的小说。 很快,一起与二十年前作案手法一模一样的凶案再次发生,这一下子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孩子们惊恐地发现,小说里的情节似乎正在现实中上演。他们一边跟着老师学习如何写推理小说,一边试图揭开这起陈年旧案的真相。 随着推理的深入,他们发现老师尺八似乎与这起旧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尺八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展露出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原来,他一直在寻找机会为自己洗清冤屈,并找出真正的凶手。 故事的情节在现实案件和虚构故事之间交织展开,多线叙事和多重的反转简直让人看得停不下来。每次以为已经猜到了真相,结果又来了个措手不及的反转,真的是让人直呼过瘾! 除了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外,书里还加入了对推理小说写作的指导,介绍了侦探小说的八大要素、八条经典诡计模式和八个推理通关钥匙。特别是八条经典诡计模式,还附有代表作品,简直是一个推理小说经典书单推荐,喜欢悬疑推理的小伙伴绝对不能错过!
推理小说的真实感
首先要肯定,这是本优秀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说到日本推理小说,不得不说到的还是东野圭吾。之前看东野圭吾时感受到他和国内推理小说最大的不同就是,日式推理都非常真实,感觉是源于生活的真实事件。而国内的推理小说,能做到这个优点的很少,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内才没有出一个像日本、欧美那么有名气的推理作家。当然,我感觉还是因为国内本身就没有推理小说创作的大环境,写推理小说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掰掰手指都数的过来。大家忙着赚钱,哪有时间去搞文学创作呢?
最近看的国内悬疑推理小说有点多,黄雀计划、古玩异闻录、凶马、吉祥县令、预测死亡的兔子等等新出版的推理小说。
所以想说说所谓好的悬疑小说的开头。这几本书中,黄雀计划是讲发现离奇杀人案,接着再把笔力集中在描写现场凶杀案的血腥和变态,主人公是一个警察和一个性格古怪的天才侦探,所以整个故事类似福尔摩斯这种老式的的悬案故事。古玩异闻录的开场是在一间类似茶馆的地方,几个朋友聊着天拌嘴,对话幽默搞笑,在这时突然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得知自家的长辈在执行任务时离奇消失了,在此来个剧情大转折。凶马呢,是以死者生前的视角描写一匹马在深夜来敲自家的门,第二天视角就转到警察身上,说发现别墅区凶杀案,并且就此开始调查马杀人这个离奇的事实。很显然,凶马的这个开头,比起前两个,一是具备了死者亲历的视角,二是具备了更离奇的形式,一匹会杀人的马,是足够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的。这两点是前面两本都没有的优点。而死亡的兔子却是一个剧本杀,剧本杀和传统悬疑小说其实是没有多大可比性的,因为我们要以一种游戏工具的眼光来看待剧本杀。
然而这本日本推理,既没有像一般悬案小说一开场就渲染案发现场多么血腥多么离奇来吸引读者眼球,也没有刻意用幽默诙谐的人物表现来讨好观众,更不是剧本杀一般的环环相扣的游戏。那么,它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呢?
当然,它本质上还是脱离不了推理小说的本质,但这本书因为缺少了上面所说的那些吸睛要素,而显得稍微平淡。比如开场第一章,情节非常缓慢,以至于你看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好像平时的生活场景一样无奇,甚至有点不像悬疑小说,更像是一个洗心革面的罪犯要重新生活的美好故事。因为本身这就是从监狱里开场,我们甚至可以从人物的内心看到他对重获新生的强烈渴望。说实话,这种对人物内心的细致描写,组成了这部小说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导致这本小说需要很大的耐心。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这种细致的枯燥感,给小说增添了难得的真实性。
说到悬疑小说的真实性,我总会想起另一个很喜欢的国内悬疑作者郭沛文,他那本冷雨,跟最近出版的凶马本质上很像。一方面,国内大部分悬疑小说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做作,一看个开头就能看出作者是为了悬疑而悬疑,为了离奇而离奇,尤其是一开场就集中描写凶杀案现场多血腥,或者死者的死法多离奇,尸体被摆成五花八门的形状之类的,总而言之就是局限在形式上。而这两本书,都没有这种毛病,反而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顺畅,因此增加了真实感。这种真实感,这次阅读这本消失的13级台阶又一次感受到了。
再其次,这三本书也没有大部分悬疑小说的套路化,因为你只要看多了悬疑类的小说,就会发现其实这种东西再怎么写,都是那么回事,都是那么个套路反反复复地被大家写来写去,无非就是从中把案件搞得离奇一点再离奇一点,然后把悬念设置得再悬念一点,隐藏得再深一点,让读者再难猜一点。但郭沛文那本冷雨和凶马以及这本消失的13级台阶,这些东西都只是基础工具,重点是通过这个故事揭发出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最终是关乎到人性,甚至上升到伦理道德。所以这三本书读下来,并不会像其他普通的悬疑小说只是给人一种玩游戏的爽快,而是让人思考到自身所处的这个社会现实,有发人深省的作用。
可以说,这是把悬疑小说升华了,就算脱离悬疑这个范围,它也能够作为一本很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我觉得,这应该是每个作家,不管是悬疑作家还是其他类型作家都应该追求的最高目的。
下篇:轻之文库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