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飞死后,刘备说啥也要追回首级,为何却对关羽的首级置之不理?
一、关羽、张飞的相继死亡对蜀汉的影响
对于蜀汉来说,尤其是对于刘备而言,关羽之死无疑是一个重创,这标志着蜀汉由巅峰走向衰败。这个观点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关羽的死直接导致了荆州的丢失,而荆州对于蜀汉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到的两大支点之一,还充当了最佳的出兵战略基地。失去荆州,意味着蜀汉一统江湖的理想几乎无法实现。
而张飞之死,从某种角度来看,提前宣告了刘备的“夷陵之战”未战先败。在当时,赵云与诸葛亮等人对刘备东征提出了反对意见,尤其是赵云代表了元老派的立场。刘备能够坚持东征的决心,部分源自他手握张飞这位实力雄厚的将领。如果没有张飞的支持,刘备必然难以坚持自己的东征计划。笔者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蜀汉本质上是刘备领导下的元老派与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共同协作的产物。而当刘备决定东征时,元老派代表赵云反对,荆州派的诸葛亮同样不支持。若没有张飞,刘备的底气岂能如此坚定?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张飞并没有和刘备一起征战,反而在未开战前被手下刺杀,首级被带到东吴。刘备不仅失去了支持他东征的勇气,还失去了一个能够扭转战局的猛将。若张飞依然在世,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局面必定大不相同。《三国演义》对关羽和张飞死后的情境有着精彩的描写,尤其是刘备听闻几乎所有人反对他为关羽报仇时,他对赵云怒吼,却将诸葛亮的奏折当作愤怒的宣泄。在这时,张飞气愤地表示若刘备不为关羽报仇,他自己就去为二哥复仇,这无疑让刘备在情感上更加坚定了要进行报仇的决心。刘备立即宣布:“必须打!谁劝我就杀谁!”此时,包括诸葛亮和赵云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敢再反对。毕竟,刘备是蜀汉的领袖,而张飞这样的人物,即便曾对关羽也敢以武力相逼,谁敢轻视他?
然而,随着关羽和张飞的双双死亡,刘备开始了夷陵之战,而这一切只能成为历史中的痛苦回忆。
在《三国演义》中的夷陵之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半段,刘备如猛虎出笼,将东吴击得毫无还手之力,孙权只能将张飞的首级送回。这一段中,步骘曾奏言:“蜀主所恨者,乃吕蒙、潘璋、马忠、糜芳、傅士仁也,现此几位已死,只有范疆、张达二人在东吴,何不将他们擒获,并且送回张飞的首级,交给荆州,再表求和,合力灭魏?”步骘的建议实际上揭示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四个主要目的:
1. 复仇,惩罚那些害死关羽的凶手;
2. 为张飞报仇,杀掉范疆与张达,索回张飞的首级;
3. 追回失去的荆州,以及私自回到东吴的孙夫人;
孙权立即答应了这些诉求,并写信表示愿意照办。然而,刘备接到孙权的书信后,却毫不留情地表示:“我的诉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先灭吴,再灭魏。”这表明刘备的决心已经不是单纯的报仇,而是进一步实现蜀汉的战略目标,正如随后的战斗所展现的那样,孙权终于意识到刘备的决心之坚定。
然而,即便刘备看似只专注于复仇,追回张飞首级却始终是他发动夷陵之战的核心之一。最终,刘备设灵位祭拜张飞,严厉报复范疆与张达,完成了张飞复仇的任务。
三、刘备不索回关羽首级的两大原因
关羽的首级虽已被送往曹操处,而张飞的首级则被刘备亲自追回,令人不禁好奇,为何刘备最终没有向曹魏索回关羽的首级呢?在笔者看来,有两大原因是决定性因素。
其一,是因为现实不允许。关羽死时,刘备毫无顾忌地痛哭,因为此时他并未面临重大战役。然而,张飞死后,刘备已是蜀汉的领袖,肩负着东征的重任。若他仍旧沉溺于对张飞的哀伤,那他还如何去指挥“夷陵之战”?因此,面对不同的局面,刘备必须调整情感的宣泄方式,保持冷静。
其二,是曹操的地位决定了这一切。当时的曹操已经是魏王,而魏王的称号乃是汉献帝亲自所认,可以说,曹操的身份远高于刘备的“汉中王”。在这种背景下,关羽的首级被以王侯礼葬送,刘备要想向曹魏索取关羽的首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在那个年代,曹操的身份和权威使得刘备的诉求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政治后果。
归根结底,关羽之死虽然令人心痛,但他在死后得到的处理可谓完美。而张飞则不幸遇到了更为残酷的结局,刘备只能亲自为他复仇,并将张飞的首级追回,告慰英勇的三弟。在这两个悲剧之间,刘备的情感与理智始终围绕着战争与复仇而展开。

张飞死后,刘备说啥也要追回首级,为何却对关羽的首级置之不理?
一、关羽、张飞的相继死亡对蜀汉的影响
对于蜀汉来说,特别是对于刘备个人而言,关羽之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几乎标志着蜀汉从辉煌走向衰退。这一观点如今已广为人知并达成共识。关羽不仅是刘备最信任的兄弟,他的死直接导致了荆州的失守,而荆州对蜀汉的意义非凡。作为诸葛亮所言的“隆中对”中的两大战略支点之一,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蜀汉通向中原的军事基地,还充当了与东吴和魏国进行抗衡的桥头堡。失去荆州,蜀汉一统江湖的梦想几乎宣告破灭。
与此同时,张飞的死则从某种角度看,为刘备的东征计划埋下了隐患,甚至可以说是“夷陵之战”未战先败。刘备当时坚定地要东征,但赵云和诸葛亮等元老级人物却纷纷表示反对,赵云尤其代表了元老派的立场。而刘备能够坚持东征,背后有一大因素就是他能够依赖张飞这个实力强劲的将领。如果没有张飞的支持,刘备或许早已动摇。事实上,蜀汉的形成和发展本就是元老派和荆州派的合作结果,刘备与诸葛亮的合作起初并非轻松。若没有张飞的支持,刘备决心坚如磐石的底气也就无从谈起。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张飞并没有与刘备共同征战沙场,反而在东征前便遭到手下的刺杀,最终首级被送往东吴。失去了张飞,刘备不仅失去了继续东征的勇气,也失去了一个能够改变战局的猛将。若张飞尚在世,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处境或许截然不同。三国演义对关羽和张飞死后的情景描绘生动,其中刘备愤怒地反对所有人不为关羽复仇的建议时,张飞曾愤怒地宣称,如果刘备不为关羽报仇,他自己就会亲自去复仇。这一番话无疑深深激发了刘备复仇的决心。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刘备宣布:“必须打!谁劝我就杀谁!”此时,连诸葛亮和赵云也只能选择沉默。
然而,随着关羽和张飞相继死去,刘备的夷陵之战开始了,而这一切最终成了历史的痛苦回忆。
《三国演义》中的夷陵之战可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场,刘备如猛虎出笼,东吴的抵抗几乎无力,孙权最终被迫将张飞的首级送回。步骘曾建议刘备:“蜀主所恨者,乃吕蒙、潘璋、马忠、糜芳、傅士仁等,现这些人都死了,唯有范疆、张达两人还在东吴,何不将他们擒获,将张飞的首级送回,再表求和,合力灭魏?”步骘的建议其实揭示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四大主要目的:
1. 复仇:报仇雪恨,惩罚那些害死关羽的罪魁祸首;
2. 为张飞复仇:杀死范疆和张达,追回张飞的首级;
3. 夺回荆州:追回失去的荆州,恢复蜀汉的战略优势;
4. 迫使孙权认错:逼迫孙权诚心悔过,重修旧好。
孙权在听到刘备的诉求后,迅速做出回应,并表示愿意遵从。然而,刘备收到孙权的信件后,却不再纠结于孙权的答复,直言不讳:“我的诉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先灭吴,再灭魏。”这表明刘备的决心已不单纯局限于复仇,而是更加深入到实现蜀汉统一江湖的战略目标。随着战斗的进行,孙权逐渐意识到刘备的决心已非儿戏。
虽然刘备看似一心只为复仇,但追回张飞的首级却始终是他发动夷陵之战的核心任务之一。最终,刘备在祭坛上为张飞立了灵位,严厉报复了范疆与张达,完成了张飞的复仇使命。
三、刘备不索回关羽首级的两大原因
尽管关羽的首级早已送往曹操处,而张飞的首级由刘备亲自追回,但为何刘备没有向曹魏索回关羽的首级呢?我认为,有两大关键原因促成了这一决策。
其一,现实情况不允许。关羽死时,刘备虽然痛苦万分,但尚未面临重大战役。而张飞死后,刘备作为蜀汉的领袖,肩负着东征的重任。如果此时他仍沉浸在张飞之死的悲痛中,如何能够继续指挥夷陵之战?因此,面对不同的局面,刘备必须调整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保持冷静,避免被个人情感拖累。
其二,曹操的身份决定了这一切。当时的曹操已经被封为魏王,而魏王的地位由汉献帝亲自确认。曹操的权威和地位远超刘备的“汉中王”,因此,刘备向曹魏索回关羽的首级几乎没有可能。在那个时代,刘备的诉求在曹操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且这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政治后果。
因此,关羽的死虽然令人痛心,但他死后的处理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而张飞的不幸结局,则让刘备必须亲自复仇,并为这位忠义之将追回首级。最终,刘备在两者悲剧中不断权衡情感与理智,始终将蜀汉的复兴与复仇任务放在首位。
龙纹三国三国通答案大全上篇
发布时间:2014-07-29 10:39:45
是一款以三国为题材的手机卡牌游戏,游戏中的三国通答题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奖励,还能熟悉熟悉三国历史,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龙纹三国
按Ctrl+F可以快速搜索查询题目哦
291-B;292-D;293-D;294-D;295-A;296-C;297-C;298-A;299-B;300-A
三国通答题的题量还是很大的,玩家朋友们可以慢慢看,出题目的人对三国还真是熟悉啊,这些就是小编今天带来的龙纹三国三国通答案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祝大家游戏愉快。
相关资讯
武圣关羽万人之中取首级
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之后,关羽断绝了江陵北部的通道,与周瑜合攻曹仁。刘备与刘璋决裂后,在攻打雒城时,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刘备只好急召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