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如来的二弟子是金蝉子,首徒是谁?孙悟空见他得跪,玉帝见他就骂

更新时间: 2025-09-17 17:19:49

阅读人数: 685

本文主题: 师傅被二弟子逼着修炼的小说

西游世界是吴承恩老先生创造出来的,里面的很多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但是与现实中却有出入,咱们只能按照吴承恩老先生设定的框架来理解,那么原著中提到如来佛的二弟子是金蝉子,那么他的大弟子是谁呢?如果小编说出答案,那么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孙悟空见他得跪,玉帝见他就骂了。

其实这个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就是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菩提祖师,因为他调教的弟子大闹天宫,给玉帝找了不少的麻烦,所以玉帝见他必然怒骂,那么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

有的,其实原著中很多细节都能说明菩提祖师的身份,小编就根据这些细节来论证,当然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首先,菩提祖师精通儒释道三派,貌似看起来高大上,其实这也不难,因为西游世界里,是太上老君化胡为佛,这么说来佛派的源头来自太上老君,那么如来掌握道派的一些神通技能就不足为奇了,而菩提祖师是如来佛的首徒,得到这些传承也是理所当然,所以菩提祖师懂得道派的神通与法术。

其次,大家是否还记得菩提祖师给孙悟空的临别赠言,这个很别致,再带大家回顾一下: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句话信息含量十足,一方面菩提祖师只是如来的徒弟,他当然清楚孙悟空日后要大闹天宫的,连如来都惹不起玉帝,他作为如来的徒弟敢招惹吗?所以他警告孙悟空闯了祸千万不要攀扯上他,因为他也扛不住玉帝的雷霆之怒。

另一个方面,菩提祖师为了惩罚孙悟空,将他镇压在九幽之地,咱们知道这九幽之地位于地府最深处,是地府的核心机关,菩提既然有能力将猴子的神魂镇压在九幽之地,说明他与地藏王菩萨关系匪浅,而他的身份是如来首徒的话,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地藏王菩萨是佛派四大菩萨之一,如来的徒弟与其交好再正常不过,都是为佛派出力嘛。

最后一个方面,大家是否还记得三借芭蕉扇那个桥段,铁扇公主的扇子要扇人,会飞出八万四千里,而孙悟空因为有留云的技能所以才飞出去5万里,而灵吉菩萨的洞府,恰恰距离火焰山5万里,如果菩提祖师不是如来的首徒,佛派怎么会将孙悟空留云的技能也考虑进去?

再次,从辈分上讲,菩提祖师和金蝉子都是如来的弟子,那么猴子辞别菩提祖师拜师唐僧顺理成章,在辈分上也没有乱,再者,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是悟字辈弟子,而在唐僧那里也同样是悟字辈,因为金蝉子与菩提同辈份。

最后,从年龄上来看,菩提祖师也不是最牛的一批人,在原著中猴子无意间泄露了菩提祖师的真实年龄,他的年纪仅仅是“十万八千高”,也就是十万八千岁。这个年龄连玉帝的一次天劫都抵不上(玉帝经历一次天劫需要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也就是说连菩提祖师都没有真正经历过天劫,他怎么能教会猴子长生不老呢?所以在猴子342岁是,他就被地府工作人员带走。说明菩提祖师教给孙悟空的长生不老之术,也就是大品天仙决,是赝品,根本就不能长生不老。

菩提祖师是如来的首徒,他当然惹不起玉帝,但是又不得不完成佛派交代下来的传授孙悟空本领的任务,所以他在教会孙悟空本领以后,就赶紧与他撇清关系,生怕引来玉帝的怒火。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猴子见如来首徒得跪,而玉帝见他就骂了。

如来的二弟子是金蝉子,首徒是谁?孙悟空见他得跪,玉帝见他就骂

二郎神的师傅是谁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之一玉鼎真人

二郎神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里的疑为战神,其名为杨戬,看过《封神榜》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关于二郎神杨戬的故事也有很多,这些故事里二郎神都是力大无穷,法力无边的战神,二郎神的这些本领都是在那里学来的呢?二郎神的师傅是谁?

杨戬,《封神演义》里的名字。后来通常被当作传说里二郎神的名字,中国神话传说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神仙与凡人结合而生,力大无穷,法术无边,通晓八九玄功,阙庭有第三只眼睛,手持三尖两刃刀,座下有神兽哮天犬。

鸿钧老祖(本事)、玉鼎真人(师父)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经过数十万年的使用,终于爆炸了。炼丹炉中炼的丹药烊化的尖尖头暴开,炸到鸿钧老祖的仙洞口,化成一个全身金色有40万年道行的小孩。鸿钧老祖算出他的来历由于他是丹药烊化的尖尖头就把他起名杨戬。可他道行虽高,却根本不懂做人的道理。

杨戬说我想拜个师傅,而鸿钧老祖早就不收学生,就把他收为童儿。谁知杨戬做错了两件事:第一次一天杨戬捡到一串珠子,不知道是谁的。鸿钧老祖也算不出它的来历,就让杨戬好好收藏起来。一次到西天相会如来,才知道是如来之物,怪不得双方都算不出来。

鸿钧回洞却发现珠子被杨戬玩耍的时候搞丢了!实际上是赵公名路过,一时贪财欺负杨戬不通仙法收了去的。赵公明正是由于这件事,才犯了劫数,最后把命也丢了。

当时鸿钧一时气愤打了杨戬眉心一掌,把眉毛中间打出道口子,杨戬昏倒在地,身体中的道行慢慢流出。鸿钧后悔自己出手太重,知道等杨戬的道行流完,人也就死了,赶忙把他的道行输送回他的体内,可还是有五万年流失掉了。如来预感有事发生,便也赶了过来,看见这幕情景,也感到心痛,既然是为了我的事连累孩子失了五万年道行,那我就教杨戬两样佛教最高深的本事吧!金刚不坏之身与七十二般变化。

孙悟空是如来准提菩萨的学生,当然也会这两样绝技了。

第二次鸿钧大摆蟠桃会,可惜今年收成不好,只有一只桃子开花结果了,所以这只桃子也汇集了数百只仙桃的威力。让杨戬去拿,谁知道杨戬在路上经不起仙桃的诱惑,给偷吃了。

所以众仙剥夺了鸿钧老祖举办蟠桃大会的权利,改为皇母娘娘来办,鸿钧气得把杨戬给赶出门去了。杨戬想寻找个仙山修道,看中玉泉山金霞洞,可这个山洞早就有人了,是元始天尊十二大弟子之一玉鼎真人。

两人打斗起来,惊动到鸿钧老祖处。鸿钧气上加气,对杨戬道:“你当初不是说想拜个师傅吗?既然看中了玉泉山金霞洞,好我就让你拜玉鼎真人为师,留在玉泉山金霞洞修道吧!”所以杨戬在《封神演义》中本事有如此高的本事,而玉鼎却未见有何花头。

剑来:陈平安的两位师傅来头有多大?他们的实力有多恐怖?

虽说陈平安的修行之路因自身本命瓷的破碎和长生桥的断裂而受阻,但资质平平、先天不足的陈平安却仍是靠着自己的赤子之心努力修行,最终成就不凡武道大成。而在陈平安大道登顶的过程中,他也是幸运遇见了两位良师。那么,陈平安的两位师傅来头有多大?他们的实力有多恐怖?

文圣本名荀卿,他乃是儒家一脉中的第4位儒家圣人,由于文圣成圣之前曾在世俗王朝中考取过秀才功名,因此他也被称之为老秀才。老秀才40岁时才开始修道,他却仅仅只用了甲子光阴便已然得道,百岁之时,老秀才便已然借助圣贤功德与合道三州,由此跻身十四境。

荀卿不仅是世间最有天赋的修士,他更是万年之内最为年轻的十四境修士。虽说老秀才自认为自己的学问逊色于至胜先师,不过老秀才的文章却是行文严谨,说理透彻,脉络分明,哪怕是粗通文字之辈,解文意之人,也能看懂其中深意。因此,他的学问便有了“三教融洽、诸子大成”的美称。

巅峰时期的老秀才曾赢过两次“三教之辩”,最后一次“三教之辩”时他更是“有请道祖、佛祖落座”论道,堪称是“一家之学,明月当空”。因此事声名鹊起的老秀才逐渐受到诸多儒家弟子的追捧,老秀才的门徒因此越来越多。不过,由于荀卿是一个事无巨细都想要说清楚的人,明明三言两语能够讲解清楚的道理,老秀才却能够说上一天。正因如此,他才会没有太多的精力收取贴身弟子。

老秀才的记名弟子虽然多,但他的入室弟子却仅仅只有崔瀺、左右、君倩、齐静春四人而已。他们四人陪伴着老秀才从落魄秀才一路走到儒家一脉的文圣,师徒几人的情谊可谓是相当深厚。只是由于老秀才所推崇的“人性本恶,教而向善”的思想,与儒家第三圣亚圣的人性本善的思想大相迳庭,两位圣人为了自证自己的思想,从而围绕人性是善是恶展开了一战“三四之争”。

只可惜在这场论争当中,老秀才所推行的乃是首徒崔瀺的事功学说,由于当时的事功学说不完善,老秀才因此最终遗憾落败。“三四之争”失败以后,老秀才选择愿赌服输,立下誓言自囚于文庙功德林中。之后,他的神像被一次次降低位置,最终被搬出文庙并打碎,而文圣一脉更是道统断绝,书籍被禁,弟子流散四方。

直到齐静春为骊珠洞天力扛天劫身死道消以后,老秀才才不得不跟所有圣人做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约定。前者选择主动放弃身躯皮囊,放弃儒教圣人的诸多神通,仅仅只以神魂游走天地间。只是令老秀才大感意外的是,齐静春在临终之前竟曾拜师收徒陈平安,老秀才因此有了自己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然而,陈平安起初自认为学识浅薄,无法拜师学问如此之高的老秀才,因此,一开始陈平安并不愿意承认老秀才这位师傅。

直到陈平安逐渐见识越来越多的事物以后,他才深感老秀才的学问之精妙,于是陈平安便心甘情愿成为老秀才的最后一位弟子。后续浩然天下与蛮荒天下大战之时,文圣一脉力挽狂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之后的文庙议事中,老秀才因此得以被文庙重塑神像,重新恢复文圣的身份。

崔诚出身于浩然天下的名门望族崔氏家族,崔诚作为家族的中兴之祖,可谓是一位文武皆顶尖的强者。崔诚的学问成就虽然稍逊武道,但他却有一代大儒之资,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心胸无比开明。崔诚虽隶属于亚圣血脉,却能够接纳屡第不中的落魄老秀才的学问,甚至还让自己的孙儿崔瀺拜老秀才为师。

然而,儒家“三四之争”之后,叛逃师门的文圣首徒崔瀺却成为了世人所唾弃的存在,从而消失的无影无踪。崔诚作为崔瀺的爷爷,自认为是自己害了孙儿,于是他便因自责而开始变得疯癫,四处在浩然天下寻找崔瀺的下落。直到在宝瓶洲的落魄山上,崔诚这才遇见已经成为崔东山先生的陈平安,在后者的口中,崔诚这才得知了孙儿的情况。

于是,崔诚便留在落魄山的竹楼中指点陈平安修行悟道。这位巅峰十境武者靠着自己的拳头,一拳拳将陈平安打造成三境最强武夫,为陈平安的武神之路夯实了坚定的基础。教导出陈平安以后,崔诚仍是继续带徒授业,亲自下场教导徒孙裴钱。崔诚对裴钱喜爱有加,可谓是对其倾囊相授,甚至还为裴钱留下了自己的传承。

教导裴钱期间,崔诚本有望达到失传的武夫十一境,此境界不仅是武夫的最强境界,更是崔诚一直想要追寻登顶的境界。然而机会降临之时,崔诚却为了落魄山的一众晚辈们,不敢对敌白玉京三掌教陆尘,从而错失了直升武夫十一境的机会。崔诚用自己的霸道前程为晚辈们换来了一份平平安安的太平岁月。

然而他自己却因寿元将至,最终在落魄山的藕花福地内安然坐化。崔诚死后,将自己的一身武道气运分成两份,七分赠与落魄山藕花福地,而剩余三分才是赠予浩然天下。等到落魄山祖师堂建造以后,陈平安也是将崔诚的遗像与文圣并列于师尊之位。

好了,本期到这里就结束了,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标签: 十二大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