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唐崖竟藏着冷兵器时代的甲胄巅峰
甲胄伴随着战争出现,是冷兵器时代作战最主要的防护方式。坚硬的外表下藏着千年的中华文化。
遗憾的是如今几乎没有一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甲胄流传下来,出土的甲胄也大多破碎难以复原实物,我们只能在文字、古画、雕塑中去寻找甲胄。
值得庆幸的是唐崖土司城址现遗存在张王庙内的石人石马雕塑展示了古代甲胄的巅峰。
石人石马,公元1611年修立,马前各一石人,皆武士装束。
石人石马雕塑中最为点精的要数武士身着的铠甲。此甲名为『山文甲』。顾名思义,是指甲片形状如汉字的"山"字。札法十分独特,为"错札法",即通过甲片与甲片互相枝杈咬错成甲。据说如果甲片制造精巧划一的话,制成全甲甚至不需一个甲钉,不需一缕丝线。
山文甲作为武将盔甲流行于唐、宋、明。有外形美观、穿着贴身、修补方便、综合防护能力强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制作复杂,成本高昂,所以多作为武官铠甲和亲军甲胄,在基层普及率不高。
在唐宋明神像、壁画、绘画、石刻中,山纹甲是一种出现率非常高的甲胄,也是最为华丽也是最为神秘的铁甲。迄今为止没有一件实物留存,史籍中也未记载其编织方式。
(咸丰通联记者 杜迪纳 通讯员 吴洋)

大唐陌刀军,堪称冷兵器时代步兵的巅峰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历史中,有一支备受赞誉的精锐步兵部队——陌刀军。这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军队虽然只存在于唐朝,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却永载史册。本文将深入挖掘陌刀军的历史背景、训练与作战,以及他们在保卫大唐帝国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带您领略这支冷兵器时代重装步兵的磅礴力量。
陌刀,作为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代表性武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惊人的威力,使它在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然而,由于制作成本高昂和操作难度较大,陌刀并未得到广泛普及,反而成为精锐部队的标志性武器。
盛唐时期,节度使制度的完善使得军队建设步入正轨。根据《太白阴经》的记载,一支由12500人组成的军队中,就有2500名陌刀手,他们是从众多士兵中挑选出来的精锐战士,由此形成了陌刀军。
陌刀军的领袖都是军队中的精英,他们充满斗志、威武不凡,备受士兵敬仰。例如传奇人物李嗣业,他身高七尺,力大无比、勇猛无畏、忠诚担当,每逢出战总是身先士卒,是历史上罕见的陌刀名将。陌刀士兵们同样具备卓越的战斗素质,他们身高需达1米8以上,力量出众,只有经过多轮严格选拔才能成为陌刀军的一员。
在训练方面,陌刀军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据《旧唐书》记载,陌刀军士兵身穿坚固的战甲,手持沉重的陌刀连续砍击上百次,利用腰部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砍击力量。他们保持队形的整齐,一边砍击一边前进,每次至少百米,练就紧凑而合理的战斗步伐。还有专门的阵法训练,针对陌刀的特点进行技法的训练,通过阵法、队形的使用,发挥出大于原本的作战威力。
在实战中,陌刀军组成的阵容如同铜墙铁壁,承担前线作战任务和抵御骑兵冲击。由于陌刀军的威力巨大,唐朝使用陌刀军成功地遏制了游牧民族的侵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历史对陌刀军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们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重装步兵部队之一,具有十分强大的战斗能力。
香积寺之战是陌刀军最为著名的一次战役。在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唐朝陷入长达十年的战乱。公元755年,唐朝派遣陌刀军、长平军等一批部队前去镇压安禄山余部。其中,陌刀军参与了香积寺之战,这场战斗中,他们准确瞄准对手的马腹,将敌人的坐骑全部砍断,使得敌人的骑兵无法施展,最终陌刀军大获全胜。
在唐玄宗时期,突厥发起一次大规模叛乱,威胁到了唐朝的边境安全。陌刀军在此时以精湛的战斗技巧,击败了突厥军队,扭转了战局,使得唐朝得以重新统一。
陌刀军的光辉历史在唐朝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英勇无畏、剑气激荡,在很大程度上铸就了唐朝的辉煌。尽管陌刀军现已成为历史,但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他们的时代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中国古代十大名枪,冷兵器巅峰之作,你都听说过哪些
枪是中国古代兵器中的一项代表,素有“百兵之王”的美誉,也属于“四大名器”之一。中国历史上,曾有无数名将使用枪作为自己的主武器,英勇无畏,留下了传奇的事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冷兵器的巅峰时刻,回顾一下那些中国古代的传奇名枪。
出处:明代小说——《西汉演义》
霸王枪,长一丈三尺七寸,重达九九八十一斤,传说是项羽的叔父项梁为其精心定制的。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身高超过八尺,力能扛鼎,毫不费力地操控这把重达八十一斤的霸王枪也并不为难他。这把霸王枪无疑是为项羽量身打造,极其契合他雄壮的体格和过人的力量。
这把枪据说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武器,长达一丈八尺,其枪身与灵蛇的形态相似,具有传奇色彩。《说岳全传》中的一段描写讲述了岳飞如何在山中遇见一条巨蛇,而这条蛇的尾巴最终变成了岳飞手中的一把神奇长枪,名为“沥泉神矛”。岳家枪法在岳家军中至关重要,枪法的精髓在于简洁、精准,招式中充满了致命的杀机。
马超的虎头湛金枪,枪身由寒铁打造,长一丈一尺三寸,枪头雕刻为虎头形状,锋利无比。传说中,这把枪为三国时期威震天下的五虎上将之一马超所有。马超俊美威武,面如冠玉,眼似流星,体格健硕,白袍银铠,配上这把锋锐的虎头枪,更是令人敬畏。
赵云的亮银枪,也叫作涯角枪或龙胆亮银枪,常常被形容为其左手持青虹剑,右手握亮银枪,骑白龙马,身披白盔白甲,英勇的形象堪称传世传奇。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凭借这把亮银枪单枪匹马闯入曹军阵中,所向披靡,勇猛无敌,展现了常山赵子龙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戚继光的神威烈水枪是他在平定倭寇期间的得力武器。此枪长达九尺,枪头一尺三寸,精钢混金铸成,锋锐无比,极具威慑力。戚继光凭借这把利器和他的卓越指挥,成功地击退了入侵的倭寇,保卫了明朝的东南沿海。
姜维的宝枪长一丈一,重六十八斤,采用精钢与寒铁混合打造。《武库斌》一书中提到,这把枪的枪身以绿沉装饰,因此得名“绿沉枪”。姜维在蜀汉时期的名声赫赫,他凭借此枪,屡次征战,展现了过人的勇力和智慧。
罗成的宝枪长丈二,在隋朝末年的战乱中,罗成凭此枪及其家传的回马枪法,战胜了无数敌将,立下赫赫战功。罗成不仅枪法高强,且以此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成为一代传奇。
霍去病的梅花枪是其征战匈奴时的标志性武器。霍去病在18岁便开始袭击匈奴,年纪轻轻便封冠军侯,20岁时便成为了骠骑将军,立下赫赫战功。梅花枪与霍去病一同驰骋沙场,震慑匈奴,威震四方。
火龙枪是《封神榜》中的冀州侯苏护的兵器,长一丈,枪身由炼铁与红铜精制而成。枪头雕刻为火龙形状,锋利且极具象征意义,这把枪在苏护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他斩敌取胜。
杨延昭的芦叶枪,是北宋时期名将杨家六郎的宝枪。凭借这把枪,杨延昭镇守三关,抵抗契丹,力保大宋的边疆安宁。杨家将的忠诚与勇猛,在这把芦叶枪的见证下传颂千古。
这些中国古代名枪中的绝大部分,虽然来源于历史演义和小说,许多细节可能是虚构的,但其中的许多名将的确都是有着卓越战斗力的历史人物。枪因这些英雄人物而名扬天下,成为传世之物,至今依然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