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特种边境部队”频现,西藏军区特战旅首次成建制空降高原
昨天,深圳卫视播出栏目披露,印度所谓特种边境部队频现中印边境。
栏目指出,印度高官7日参加了一名“特别边防部队”士兵的葬礼,而这名士兵正是在上周班公湖南岸行动中因误踩地雷而丧生。不难看出,印度方面的特种边境部队成员已经参与进中印边境的争端之中。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几天前,西藏军区同样披露了我军特战部队的消息。
深圳卫视指出,“印藏特种边境部队”隶属于印度研究与分析局,后者直属于印度政府内阁秘书处。我方应对印度政府有可能出现的态度变化提高警惕。
政知道注意到,央广网几天前披露,近日西藏军区某特战旅与某陆航旅联合在海拔4000米多的陌生地域组织高原首次成建制伞降训练,在探索拓展兵种融合训练方法路子的同时,着力提升高原官兵立体突击能力,锤炼驻藏部队全域作战能力。
据悉,这个特战旅已经有300多官兵在西藏高原顺利完成首跳。下一步还将持续开展千余人次伞降实兵训练,为在高海拔地区开展武装伞降和多伞型伞降训练打好基础。
至于训练的目的,报道提到,进一步提升部队高原区域 立体攻防、远程渗透、纵深打击、应急处突 等实战训练水平,不断推动部队向全域多能、高效机动加速转变。
有意思的是,央广网的报道标题中评价此次训练称:
特战队员伞降作战有何优势?政知道就此对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进行了专访。
宋忠平解释称,比起陆地的兵力机动,在高原地带伞降、机降,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快速投送兵力。战时,通过空降投送兵力的任务区域,可以是冲突地区,也可投送到对手的后方,截断对方的退路。根据不同的战术,通过伞降的方式投送兵力,可在战斗中实现快速穿插抢占战场制高点,通过迂回的方式截断对方的退路等战术目标。“目前,解放军很多部队都要求具备伞降能力,这也是着眼于未来军事斗争需求,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
具体到上述报道提到的特战旅,政知道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我军多个集团军都曾披露下设的特战旅训练情况。参考消息网2015年时还曾援引美媒报道指出,中国特种部队的专业水平非常高,此前32名中国特战队员被派往国外执行解救被劫持中国工人的任务。他们不费一枪一弹成功救出人质,还制服了恐怖分子,得到美国情报部门的高度评价。
宋忠平告诉政知道,特战部队可以简单理解为三栖部队,即全科目掌握陆战、水中、空降等作战技能,因此伞降对于特战队员而言可以说是必备的技能。同时,由于更为严苛的训练,特战队员除了单兵作战能力更优以外,对于战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好。
结合目前中印边境争端的背景,宋忠平直言,特战队员西藏高原伞降训练,为的就是将各军兵种的精锐力量拉到高原地区通过严苛训练,来探索万一爆发军事冲突后,如何能够打胜战争,是在做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体现。
央视网披露,就在前述特战队员首次成建制进行高原空降训练的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运输机运-20载着数百名伞兵和大型装备在高原戈壁深处进行空投空降训练。报道指出,训练中伞兵以三门四路离机方式一跃而出,精准平稳着陆,快速实现人装结合。
报道披露,运-20在解放军某王牌部队的实战训练中,首次完成高原重装空投,此举意味着我空降兵部队在高原地区已具备很强的机动能力,防护和火力也得到大幅提升,随时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实战化重装突击。
中国青年网就此撰文指出,此次空投的是多门107毫米多管火箭炮。该炮最大射程约8千米,具有重量轻、火力猛等特点,是空降兵等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支援武器之一。而作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00吨的大型运输机,运-20除了能够空投多管火箭炮,也能够空投多辆03式履带式伞兵战车和某型轮式装甲车。
此前公开报道提到,今年5月,某型轮式装甲战车交付空降兵某合成旅。新型4×4轮式空降装甲战车的装甲防护要比以往轮式车辆更好、更全面,其驾驶窗配备有装甲防护板,并且配备了12.7毫米机枪和反坦克导弹。
资料 | 央视 央广网 深圳卫视等

人民日报首度揭秘北京军区“响箭”特种部队
“特种兵不知道危险、不知道痛苦、不知道饥饿、不知道休息,只知道坚守使命,攻必克、战必胜!”
“我们特种兵倡导义胆忠诚的豪气、舍我其谁的霸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无所畏惧的勇气、敢打敢拼的杀气。”
“没有使命就没有特种兵,使命就是我的生命!”
这样的话语,在该部队常常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吼出来、拼出来、打出来的。
刘振岩,被称为我军驾驶某飞行器跨海飞行第一人。
2005年,部队在某海湾演练,其中一项内容必须驾驶某飞行器实施远距离攻击。
这一高危科目,在全军特种兵中尚属首次。
如果路途遇险怎么办?掉进大海,就是九死一生!“既然这是使命,那就没什么可说的,让我上!”刘振岩主动请缨,抢到了头筹。
凭着血胆豪气,刘振岩冲天一飞,以超人的技艺,成功处置30余次险情,圆满完成了任务,并成功取得了该飞行器在特殊环境下的续航能力和性能数据。
血管里奔流着使命的热流,这就是当代中国的特种兵。
以超乎寻常的“魔鬼训练”,结合国情军情的超常思路
“以铁血燃烧生命,锻造无敌拳头和尖刀!”
作为第一代特种兵,金铭从排长干到部队长,经历了无数考验和锻炼。他深切体会到,要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特战劲旅,绝非易事。
人民日报首度揭秘北京军区“响箭”特种部队
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一支被外界关注了近20年的神秘劲旅——身着迷彩、手持05式微声冲锋枪的特种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引世人瞩目。
这是我军特种兵首次在大阅兵中亮相。组建这支特种兵方队的官兵,全部来自北京军区某特种部队。该部队是应对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突发事件的“拳头”和“尖刀”力量,享有“响箭”的美誉。
“拖不垮、打不烂,越战越勇;当先锋、打头阵,无往不胜!”震天的狮吼,来自北京军区某特种部队训练场。
“能够代表全军特种兵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这也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奋发努力、争创一流的一种肯定和嘉许!”部队长金铭说。
组建近20年,该部队担负着反恐维稳、紧急处突及其他多样化军事任务。根据上级赋予的职能和任务,该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全面提高战斗力,努力建成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的“拳头”和“尖刀”部队,先后完成“联合—2000”、国家反恐演习、北京奥运安保支援等重大任务90余项,连续12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义胆忠诚的豪气、舍我其谁的霸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无所畏惧的勇气、敢打敢拼的杀气
“我们特种兵,有一种血胆精神。”
相关资讯
上篇:习近平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
下篇:拥有模拟器,但在特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