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四大“禁书”,每一本都斩获过国际大奖,你看过哪几本?
福楼拜曾经说过:“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文学就像蕴含力量的火种,在传播至读者之间时,能够引发的是心灵的思考与现实的变化,驱散原有的混沌与灰暗,那文学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然而在人类的文学史上,总是会有一些作品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尘封在岁月中,唯有时间,才能证明它们蕴含的价值。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可以说是近年来文学领域最光芒万丈的人物,但其实他的作品也有过被“封禁”的经历。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丰乳肥臀》,就曾经因为名字“低俗”、“歪曲历史”而被禁止出版,甚至导致莫言被迫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直到2003年,这本书才“解禁”,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其实《丰乳肥臀》主要内容是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并且再现一段时间的历史,汪曾祺就曾评价过:“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
另一本《蛙》也有相同的遭遇,虽然这是一本获得过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好书,却也因为使用了“计划生育”作为题材而一度蒙尘。这本书其实是莫言经历的真实写照,书中给女人接生的“姑姑”其实就是以莫言自己的姑姑为原型而创造的,他想写的正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
贾平凹的这本《废都》同样是充满争议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大城市一群深陷人性泥沼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曾在1997年获得过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却也曾在中国被禁整整16年。
虽然季羡林曾说过:“《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芒。”它也的确是一本颇为辛辣的讽刺现实作品,但因为情爱描写太过露骨,曾一度被视为“艳情小说”,还被拿来与《金瓶梅》做对比。直到2009年,《废都》才再一次出版,人们才能透过浅显的描述,看到文字背后时代的挽歌。
《白鹿原》此书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村为缩影,讲述了白家和鹿家三代恩怨,同时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风貌与历史变化。1998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在2012年和2017年分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做到了真正被大众所熟知。
看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和《废都》的问题是一样的,情爱描写都比较无遮无掩,所以也一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出版过程中更是经历了数次删改。但即便如此,《白鹿原》的光芒依旧无法掩盖,至今被视为一部“史诗性作品”。
郭沫若曾经说过:“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这四本书的解禁,就像是思维逐渐开放和宽广的过程,事实证明,好的文学作品即使暂时蒙尘,时间也终究能证明它在时代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陈忠实《白鹿原》:描写尺度到底有多大,才会成为“禁书“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开头写的引出的第一幕场景,粗略看来,平平无奇,但是细细回味,却又意蕴隽永。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历经50余年的壮阔史诗,这是两个家族三代人的爱恨情仇,这是横亘了半个多世纪的时代画卷,而这,却也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血泪。
大抵所有的著作在问世之初都或多或少不被人理解,就像《红楼梦》也曾是清朝有名的禁书,《水浒传》更是被当时的朝廷看作反动书籍,而陈忠实的《白鹿原》也曾一度被认为是"禁书",不过,它的原因是因为书中关于男女情事描写的尺度过大。
那么,《白鹿原》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何被认为是"禁书"之后,还能成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呢,它究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白鹿原》的整个故事是以一个女子为纽带铺展而开的,这个女子就是田小娥,她在书中承担的角色不仅支撑了整个故事的框架,也成为了这个故事所有矛盾的爆发点和悲剧点。
白鹿原上生活着白鹿两家三代人,白家族长白嘉轩曾经六度丧妻,最后通过手段从对手鹿子霖手中将他家的风水宝地换了过来,自此,白家开始兴盛,而鹿家却是越发败落。
田小娥出生贫苦,被卖给举人地主做童养媳,但她不甘命运呗操控,勾引了地主家的长工黑娃,两人私情败露之后被举人赶出庄子,自此,他们回到白鹿原,也正式开始了这个故事。
黑娃和田小娥的悲剧是可以预见的,他们的结合本就不被世俗所容。
更何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白嘉轩作为族长的刻板和固执,族人对这个不知检点的女子的唾弃,都让这个悲剧蒙上了一层压抑的色彩。
田小娥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敢于解放天性的女子,她渴望自由,渴望自己做主的人生。
但是她的觉醒太过浅薄,她的力量太过微弱,所以她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代价,获得她需要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反抗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仿佛是蚍蜉撼大树一般,害死田小娥的真凶并不是鹿三,而是那个封建时代中所有被桎梏的人。
熟悉这本书的人,应该知道,《白鹿原》在问世之初,曾被认为是"禁书",理由是书中男女之事描写的尺度太大,已经超过了一定程度,那么,《白鹿原》究竟描写了什么样的场面,才会获得如此评价呢?
其实,从田小娥的整个人生线路来看,她几乎是所有大尺度描写的关键人物,但是这并不是作者无意为之,相反,作者将这些片段描写的栩栩如生,就是为了给读者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
书中那些有关男女之情的片段无一不是能够直冲冲的击中人的内心,田小娥在书中几乎成为欲望的化身,她没有传统女子的矜持与自持,她释放自我,与人通奸,她并不在乎封建礼教捆绑在她身上的种种锁链,所以,作者描写她的每一次大尺度动作,都是为了将她的性格刻画的更加深入一点。
但是,因为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社会风气还不如当今一样开放,书中那些大尺度的描写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尺度。
所以,《白鹿原》才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部"禁书",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认真品读过《白鹿原》的人,都能明白陈忠实虽然花了大幅的笔墨来写田小娥,但这本书却不是田小娥一个人的故事。
《白鹿原》,一个时代的民族秘史
陈忠实也曾说过,他的《白鹿原》是一个时代的民族秘史。它要讲述的是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碰撞,而不是围绕一个女人的爱恨情仇,因为田小娥的放荡和没有下限,她和周遭众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她最后的悲惨下场,很多人会把整本书的重点放在她身上。
然而事实上,族长白嘉轩的封建刻板,黑娃开始的叛逆和后来的归顺,白孝文人生的数次转折,几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关于人性,关于时代,关于历史。
或许。这就是陈忠实为何称这本书为"一个时代的民族秘史"的原因吧,在这个故事里,悲剧人物并不只是田小娥一个人,她只是所有矛盾的一个爆发点,她只是作者想让我们看到的一个悲剧代表,她是那个时代下少有的觉醒反抗意识的女性,但最终还是牺牲在时代的倾轧里。
《白鹿原》中有太多关于欲望的描写,包括白嘉轩为了改换门庭使用手段换地的事情,也有鹿子霖为了报复白嘉轩设计陷害白孝文的故事。
更多的是关于男女情欲的沉沦,田小娥的几次勾引,从小被当成族长培养的白孝文的沉沦,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即使在那样的年代,每个人也都无法抵抗欲望的吸引,而田小娥,其实就是作者给予的那几个人欲望的化身。
一个故事为什么伟大,因为它真实而又遥远。艺术创作总是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白鹿原》创作之前,陈忠实曾经收集了无数的史料和县志,为的就是让这个故事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那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作者的这本书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事实上,《白鹿原》的中心始终环绕的是文化与道德的碰撞,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道德礼统和个人的欲望之间的碰撞,它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欲望究竟应不应该被压制,是应该像封建时代那样,成为众人眼中的道德楷模还是应该释放自己的个性,跟随自己的内心,不再做一个假人。
其实,作者在故事里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情感方向,虽然最后田小娥的逝去成为故事的一个悲怆收尾,但是故事中其余几个人并未因此受到影响。
或许,这个故事只是过往历史中的一个片段,它证明了社会在前进过程中人类的思考与探索,它包含了人性在欲望和道德之间的踌躇和犹豫,它是历史,却也不是历史。
中国当代四大“禁书”,每一本都斩获过国际大奖,你看过哪几本?
福楼拜曾经说过:“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文学就像蕴含力量的火种,在传播至读者之间时,能够引发的是心灵的思考与现实的变化,驱散原有的混沌与灰暗,那文学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
然而在人类的文学史上,总是会有一些作品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尘封在岁月中,唯有时间,才能证明它们蕴含的价值。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可以说是近年来文学领域最光芒万丈的人物,但其实他的作品也有过被“封禁”的经历。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丰乳肥臀》,就曾经因为名字“低俗”、“歪曲历史”而被禁止出版,甚至导致莫言被迫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直到2003年,这本书才“解禁”,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其实《丰乳肥臀》主要内容是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并且再现一段时间的历史,汪曾祺就曾评价过:“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
另一本《蛙》也有相同的遭遇,虽然这是一本获得过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好书,却也因为使用了“计划生育”作为题材而一度蒙尘。这本书其实是莫言经历的真实写照,书中给女人接生的“姑姑”其实就是以莫言自己的姑姑为原型而创造的,他想写的正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
贾平凹的这本《废都》同样是充满争议的一篇小说,它讲述的是大城市一群深陷人性泥沼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曾在1997年获得过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却也曾在中国被禁整整16年。
虽然季羡林曾说过:“《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芒。”它也的确是一本颇为辛辣的讽刺现实作品,但因为情爱描写太过露骨,曾一度被视为“艳情小说”,还被拿来与《金瓶梅》做对比。直到2009年,《废都》才再一次出版,人们才能透过浅显的描述,看到文字背后时代的挽歌。
《白鹿原》此书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村为缩影,讲述了白家和鹿家三代恩怨,同时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风貌与历史变化。1998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在2012年和2017年分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做到了真正被大众所熟知。
看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这本书和《废都》的问题是一样的,情爱描写都比较无遮无掩,所以也一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出版过程中更是经历了数次删改。但即便如此,《白鹿原》的光芒依旧无法掩盖,至今被视为一部“史诗性作品”。
郭沫若曾经说过:“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这四本书的解禁,就像是思维逐渐开放和宽广的过程,事实证明,好的文学作品即使暂时蒙尘,时间也终究能证明它在时代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相关资讯
上篇:更新会稍晚新百强小说
下篇:接纳自我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