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太虚归元经口诀

更新时间: 2025-07-16 15:49:17

阅读人数: 344

本文主题: 太虚诀口诀

混沌初开,太虚始现,吾心守一,气沉丹田。 闭目内视,观想太虚,浩渺无垠,灵气弥漫。 深吸一口气,吸纳太虚灵气入体,缓缓引导至丹田。 气聚丹田,如龙蟠卧,温养元气,根基渐固。 每日勤练不辍,气息绵绵,丹田充盈,力聚全身。 丹田气满,精气自生,炼精化气,气化为元。 意守丹田,运转元气,周天循环,不息不滞。 元气充盈,经脉拓宽,骨骼强健,体魄日增。 精元合一,神意清明,灵觉敏锐,洞察秋毫。 勤修此层,精气神足,身轻如燕,行走如风。 元气旺盛,元神初醒,灵台清明,智慧增长。 内视反听,元神显现,如婴之态,纯净无邪。 以意驭气,滋养元神,光芒渐盛,照见内外。 元神御物,心随意动,万物响应,神通初显。 修至此层,元神稳固,慧剑斩魔,心无旁骛。 元神壮硕,太虚归元,天地合一,法力无边。 意融太虚,身化宇宙,星辰旋转,日月交替。 汲取天地精华,融入己身,法力滔天,不可遏制。 太虚为源,元神为用,随心所欲,变化无穷。 此层大成,超凡脱俗,遨游太虚,自在逍遥。 法力无边,归于寂灭,太虚之中,重归虚无。 寂灭非亡,乃大道之真谛,万物之归宿。 吾身化虚,与天地同在,无形无质,无处不在。 生死轮回,不过一瞬,吾心如如,不动不惑。 修成此层,超脱生死,永恒不朽,与道合一。 寂灭之后,即是创生,太虚之中,再造乾坤。 心念一动,世界应运而生,山川河流,万物繁茂。 吾为造物主,掌控生死轮回,赋予万物生命与智慧。 生生不息,创灭轮回,吾道永存,宇宙不灭。 此层境界,已然超神,创世再生,唯我独尊。 创世之后,归于太虚,永恒之道,无始无终。 吾身化作太虚,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 时间空间,皆在吾掌握之中,过去未来,一目了然。 太虚永恒,吾道永恒,不死不灭,万古长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太虚归元经口诀

历代祖师胎息诀(下)

凡修道者,常行内观,遣去三尸,驱除六贼。纳气于丹田,定心于觉海。心定则神宁,神宁则气住,气住则胎长矣。胎之长者,由于息之住也。无息不胎,无胎不息。住息长胎,圣母神孩。故曰“胎息定而金木交,心意宁而龙虎会”也。

二六时中胎息,或坐或卧,冥心闭目,一阳动时,不拘坐卧,身心俱寂,目视中,中采铅,觉气息在丹田中,往来自然,铅汞相投,名为胎息。

所谓息者,有二焉:曰凡息、曰真息。凡息者,呼吸之气也;真息者,胎息也。上下乎本穴之中,晦翁先生所谓 “翕然而嘘,如春沼鱼者” 是也。凡息既停,则真息自动。橐篇一鼓,炼精化炁,薰而上腾,灌住三宫,是谓“真橐篇”、“真鼎炉”、“真火候”也。

我之本体,本自圆明。圆明者,是我身中天地之真胎也。我之本体,本自空寂。空寂者,是我身中日月之息也。惟吾身之天地,有真胎矣。而后天地之胎,与我之胎相为混合而胎我之胎,惟吾身之日月有真息矣。而后日月之息,与我之息相为混合而息我之息。惟吾身之本体既虚空矣,而后虚空之虚空,与我之虚空相为混合而虚空我之虚空。

炁入为脐为丹,神入炁为息。胎息混合,融而为一,然后为胎息。不以口鼻为胎息,但心静无为,自合正炁。胎息要妙,正是内无妄,外无虚诞。胎息之质,自混合归源。

夫神者,虚无之用;息者,元炁之用。炼去尘世之境者,若无是非人我,财色取舍,得失冤亲,平等如一,自然佑获,道心成矣。经云:神炁精三者,便是灵台修行之人。若是息定,则精、气、神三件,可常不殆,必为出世之仙。

凡学无为胎息者,只是要清静心也,亦名真如,本无药物,有若太虚相似。无去无来,无上无下,非动非静,寂寂寥寥,与真空同体,与大道同源,与本来面目相逢者也。若修大道,心澄境谢,心境两忘,则入无为真道也。学道之人,如是法门,其丹自成,自然炁定而得胎息矣。

夫动者本动,静者本静,神者本无动静。且动静者一源,盖为一切众生妄想。圣人留教,教人定息,神随炁定,炁定则神定。若气动心动,心动神疲。凡修道之人,不行胎息,则有动静之源,怎入无为之门户也,走失了也。

夫胎息者,须存心定意,把守三关精、气、神也。每于二六时中常把守,则自然有宝聚也。国富民安,心王自在,乃神炁和畅,少病患、烦恼,身体便利,耳目聪明,是修真径路。如是三五年间,常行此法,天神护祐,自然得道也。

纵即是缓,缓即是不及。不及即神昏,神昏即意散;意散即汞走。拘即是急,急即是太过;太过即是火炎,火炎即是铅飞。此二者有差,则药物消耗也。又谓用工之际,身不得动,念不得起。身动则然散,谓之铅走;心动则液散,谓之汞走。当夫玄牝之炁,入乎其根,闭极则失于急,任之则失于荡。欲令绵绵续续,勿令间断耳。若存者,顺其状而存之、神久自宁、息久自定。息入自然,无为妙用,胎息成矣。未尝至于动劳迫切、故曰“用之不勤”。

凡所修行,先定心炁。心炁定则神凝,神凝则心安,心安则炁升,炁升则境忘,境忘则清静,清静则无物,无物则命全,命全则道生,道生则绝相,绝相则觉明,觉明则神通。经曰:“心通万法皆通,心静万法皆灭。” 此我佛如来真定法门者也。学者果能定心气,凝胎息,则还丹不远,金液非遥。

炁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炁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炁。神行即炁行,神住即炁住。若欲长生,神炁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人,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夫炼胎息者,炼气定心也。常息炁于心轮,则不着万物。若不定,禅亦空也;气若得定,则色身无病,禅道两忘。修行之人,固不守心。既使元炁失散,道难成矣。古云:“炁定心定,炁凝心静。”是大道之根,还丹之本。无诸挂念,日日如斯,则名真禅定观。

隐者教予,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握固,心定息微。

内交真炁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

古佛之音超动静,真人之息似游丝。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蜉蝣守规中。

专炁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

一条直路少人寻,风虎云龙自啸吟。坐定更加行气主,真人之息又深深。

息调心静守黄庭,一部浑全《圆觉经》。悟却此身犹是幻,蒲团坐上要惺惺。

经营鄞鄂体虚无,便把元神里面居。息往息来无间断,圣胎成就合元初。

胎者凝而成质,息者聚而成丹,五行全而瞻恋,二炁足以盘桓。行布四肢,驻风光以悦泽;咽归六腑,扶表里以清安。原夫去自冲和,飘然汇入之根兮,可保道之源兮始贵。”

真人以踵凡以喉,从此圣凡两边立。到此遂成无漏身,胎息丹田涌真火。老氏自此号婴儿,火候九年都经过,留形住世不知春。

神仙教人修炼,必欲返其本,复其初,是谓 “真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喉者,浮浅之谓。只缘心君不定,神气不能相阖。神气既不相阖,而气无所主。气无所主,则神无所归。政如蜉蝣耳。余所著《玉液》,炼己百日立基,阖辟有时。玄关开而玄牝立,神气自然归根,合元初之机。胎息象婴儿,才为真种息矣。证之吕翁“丹田涌真火,老氏号婴儿,火候九年都经过”。踵息者,金液始终之要也。

道家调息口诀是“呼吸自然,意守丹田,神游太虚”这句口诀包含了道

道家调息口诀是“呼吸自然,意守丹田,神游太虚”。这句口诀包含了道家调息的三个要点,下面我将详细讲解一下每个要点的含义和作用。 呼吸自然是指不要刻意调整呼吸,保持自然呼吸即可。这是因为,人体的呼吸系统是自动调节的,我们只需要保持自然呼吸,就能够让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同时也能够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意守丹田是指将意念集中于下丹田(即脐下),有助于调节身体能量和提高免疫力。在道家看来,下丹田是人体的重要能量中心,通过意念集中于此,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动,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神游太虚是通过冥想、意念等方法,使自己进入一种超然状态,从而达到放松身心、调整身体机能的效果。太虚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超越形而上的境界。神游太虚可以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进入一种超然的状态,从而达到调整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道家调息口诀“呼吸自然,意守丹田,神游太虚”是一种通过自然呼吸、意念集中和冥想等方法来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器具和药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特别适合在工作、学习等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进行。

标签: 未来 神仙 空间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