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丰都县供销社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对策及建议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20:29

阅读人数: 444

本文主题: 农村经济工作有哪些方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深刻剖析问题和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是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全县30个镇乡街的基层供销社已全部恢复重建(其中:示范社14家),涉农乡镇覆盖率100%;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2055个,个(其中:国家级10个、市级45个、;打造农村综合服务社125个(其中:星级社29个);发展乡镇农合分会30个,吸收会员单位288个,建成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签约服务农业经营主体250家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展。组建花椒、红心柚、农机等服务队伍40个,直接参与服务人数3500人以上,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20万亩次以上。三是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健全。建成农村流通经营网点350个,物流配送中心50个。四是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建立信息服务站30个,信息服务点177个。五是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建成县级金融服务站1个,镇级金融服务站5个,在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基层供销社设立“裕农通”服务站(代办点)27个。

(一)收入来源单一。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每年入股农发集团8%享受分红收入,并没有想方设法拓宽农村集体经济来源渠道。

(二)没有实体经营业态。在村上没有形成实体产业,都是靠入股分红来充实农村集体经济,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产业意义不大。

(三)机制执行不够好。村上干部大部分对集体经济存在一个想干好,但是没有一个敢于带头实打实发展,畏手畏脚不够大胆,思想上存在一旦亏损谁来负责的问题;我县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政策、包括一些机制但是都没能执行好,村干部思想不够开放,不够大胆,怕承担集体经济亏损的结果。

(四)缺乏专业人才。绝大多数村干部缺乏发展农业产业的专业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可能就是“二把刀”,缺乏专业的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农村产业发展的人才。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扶持上我县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力度还需要持续加大;对 “空壳村”适当在财政方面倾斜助力发展。

(二)建立绩效奖励机制。村“两委”与现有的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领办、创办农业经济主体,在产业发展上与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民合作社相互合作,多渠道发展实现共赢。

(三)经济主体多形式融合。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集体经济、农民合作社要在股份、产业、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基层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交叉入股共同发展,让各方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利用产业发展各方优势进行互补,相互取长补短;在农产品加工上可以相互共用减少资本投入让利益最大化;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共同合作,组建机播、机收、飞防、修剪、采摘、烘干、储运等各类专业化、技术性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能力,弥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部分短板。

(四)培养农村新型经营人才。合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和农村本土能人、农业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外出学习、观摩其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奖励机制。

丰都县供销社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对策及建议

农业农村局主要工作职责

(一)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发展战略,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负责农业(农业、林业、渔业)综合执法。参与涉农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

(二)贯彻落实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市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拟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方案。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协调机制,推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工作责任制,制定和落实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办法。负责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绩效考核评价。负责全市扶贫开发宣传、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三)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负责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四)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负责被征地农民名单的确定。

(五)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建议,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六)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标准化生产及建设工作。负责远洋渔业管理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承担渔业船舶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七)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

(八)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及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定。推广休耕轮作提高耕地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九)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地方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种畜禽、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相关许可与监督管理。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防控工作。指导和督办重大农业案件的处理。

(十)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协调渔业生产安全搜救工作。组织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种子、农机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十一)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市级投资安排的农业投资项目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农业投资项目,负责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中央、省、南通投资安排的农业投资项目。

(十二)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十三)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十四)承办农业涉外事务工作,组织开展农业对外交流、农业利用外资、农业“走出去”、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指导开放型农业发展,协助实施农业援外项目。

(十五)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多措并举助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灵武市认真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下半篇文章,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实现村集体与农民“双增收”。2022年,灵武市农村集体资产达8.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16%,其中经营性资产达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95%;实现累计分红215.89万元;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323.48万元,实现经营收益1895.51万元。

一是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实施农村改革及统计监测项目。

二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证发放,建立健全成员登记备案制度。围绕农户家庭经营状况、农畜产品成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11项内容,全面开展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监测与分析,发挥农业农村经济动态“信息窗口”作用,为指导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三是加强同银行合作,以“灵武市农经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依托,应用灵武农商行“银农直连”支付系统,优化“三资”管理平台。

四是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财务管理,严格“四议两公开”“四签两审”管理机制,实施“四位一体”监管。开展农村“三资”专项检查,实现村级全覆盖,村务公开率100%,确保农村“三资”高效安全运行。

五是坚持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定期开展农村财经业务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内控管理监督员、履职尽责守门员”职能。

六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利用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有效发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引领示范作用,创新村企合作、入股分红、租赁经营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挖掘资源性收入、提高经营性收入、增加服务性收入。

七是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开展农业设施确权颁证抵押贷款试点,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实现“双增”,带动农民分享更多农村改革发展红利。

标签: 现代 乡村 农民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