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中国军工:这些大国重器全是他们造!
这几年,媒体常用“下饺子”形容我国海军新舰艇的列装服役。国产新型战舰快速列装,得益于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完备的造船体系,证明了我国已具备建造一流战舰的能力。我国自行研制的航空母舰正式服役、国产新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首舰下水、新型综合补给舰首舰呼伦湖舰服役……媒体用“中国速度”来形容中国军舰这种“下饺子”的现象。“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力量和科技兴军战略的真实投射。
代表作: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戚继光号训练舰
2017年2月21日上午10时,以民族英雄戚继光命名的某新型训练舰入列命名仪式在大连旅顺某军港举行。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将为海军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培养和对外军事交流任务提供强有力支持。
图为“辽宁舰”出海进行科研试验和海上训练(资料照片)。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航母问世有多久,航母梦就有多长。航空母舰作为“大国重器”,历来被视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海军实力的象征。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改造到服役,整整花了7年,而第二艘航母从开工到下水,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中国航母从无到有,从借鉴改装到自制,源于我国综合国力、工业制造、科学技术的全面提升,几代军工人尤其是造船工业的整体进步功不可没。中国能够独立建造航母,厉害了,中国造船业,壮我国威、挺起民族的脊梁!
“大船”,是大连人对大连造船厂的亲切称呼。“大船”造大船,看似名字上的巧合,让人们对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船厂,品出别样的味道。这里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新中国第一艘登陆艇、第一艘反潜护卫艇、第一艘弹道导弹潜艇、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补给船、第一艘航空母舰……伴随着中国海军的成长足迹,40余种舰艇型号、800余艘舰艇,从这里驶向万里海疆。

厉害了,中国军工:这些大国重器全是他们造!
“山猫”全地形车不追求高速,但极限运动却是它的专长,1.2米的壕沟可以从容跨越,水上畅游来去自如,70度的陡坡也可轻松翻越,原地转向更是一绝。
“山猫”全地形车尺寸很小,外形采取紧凑设计,操控性能优异。6名乘员,车上可安装高射机枪、迫击炮,或携行能够配备一个班的弹药和战斗携行物资。图为山猫全地形车加载机枪训练。
山猫全地形车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能轻松穿越沼泽、雪地、山林、池塘、溪流等恶劣地形。
2016年珠海航展会上,一个满场飞奔的小精灵——“山猫”8×8全地形车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眼球,过弹坑、爬窄梯、登高坡,甚至在40%的陡坡上也如履平地。“山猫”全地形车家族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搭载如81mm速射迫击炮、20mm机关炮、车载107mm自行多管火箭炮,可谓全能小灵通。一开始,研制团队是为了研制一款能够用于直升机装载,降落后能够全域机动的作战平台,2004年第一代样车完成后,团队进行伴随保障,掌握部队功能需求,并于同时和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合作,历经5年时间,坦克传动等技术应用的成功应用,山猫全地形车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多次演习检验,新一代产品的舒适度、防护能力正在得到改善,并向着无人化方向发展。
(策划:解放军报融媒体策划编辑组
大国重器长空砺剑!为歼
壮志凌云,长空砺剑。今天是歼-20战机首飞14周年。14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1日,中国第五代战机歼-20首架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
从研制首飞到列装部队,再到公开展示形成战斗力,歼-20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装备的快速发展。
开启中国空军"20"时代
2011年1月11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腾空而起,拉开了中国战斗机的新序幕,书写了中国空军逐梦蓝天的新篇章。
为了提高歼-20的研制质量、缩短研制周期,歼-20首次实现全三维模型贯穿新机研制全过程。推进全生命周期无纸化、无实物样机、数字量传递、数字化管理。一系列创新,为缩短歼-20的研发周期,创造在超短研发周期内实现首飞的“奇迹”,奠定了基础。
随着研发的推进,设计团队还为歼-20设计了开放式架构,这样就为歼-20整机的软硬件全都预留了更新升级的空间,更换硬件也将变得更加便捷,能够大幅节省全寿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
歼-20作为大国重器,从指标体系、人机工效、制造装配、试验试飞、保障模式等各个方面,均实现突破,先后完成了“系统革命”,实现了座舱的最佳人机工效。
攻克了号称“飞跃之框”的整体框制造,再破“亚洲第一框”纪录。按照“性能需求、开发研制、评估验证”循环推进思路,让歼-20的试验、试飞、定型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重要成果。
14年来,经过不断升级改进和体系化、实战化的演练,歼-20的战斗力不断得到跃升,目前已经遍布祖国东西南北中,列装越来越多,飞得越来越远。
不断升级 歼-20战力步步跃升
专家介绍,歼-20从首飞的验证机到装备部队的量产型之间就有很大的区别。
军事专家 张学锋:比如说量产型的边条翼,也就是说从机翼前缘延伸到机体的那片小机翼,由最初的尖拱形边条改为三角形边条,可以将雷达波集中朝一个方向反射,降低被对方雷达发现的概率。机翼上基本消除了锐角,降低了雷达波的散射。
2021年的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上,歼-20首次对外公开展示推力更大,推重比更高的国产发动机。除此之外,机体结构、机尾喷口等处的细微变化,也提升了歼-20雷达隐身能力和超声速飞行能力。
歼-20家族最新的成员也是变化最大的成员,当数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以模型形式亮相的歼-20s,也就是双座型歼-20。有专家认为,按照国际标准来看,歼-20s是世界上第一款双座型的隐身5代机。
军事专家 张学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歼-20s不是简单增加了一个座位,而是进行了综合的优化。
后舱的飞行员也不是简单用来操作武器和航电系统,而是为歼-20增加了一个大脑,还让它更好综合处理来自机外和机上传感器的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他可以发挥足球队中的中场核心的作用,既可以自主得分,也可以指挥协调其他飞机。
他能更好指挥协同无人机作战,这些无人机可以作为有人机的机外武器站,机外传感器站,也能成为有人机的替身,是战斗力倍增器。未来空战一定是有人机和无人机组队空战。从这个角度来看,歼-20走在了5代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