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科幻作家怒批《异世界轻小说写得有够烂》逃避现实也要一点想像力

更新时间: 2025-07-12 14:19:32

阅读人数: 989

本文主题: 写科幻小说有前途吗

日本轻小说业界近年充斥着大量的「异世界」作品,更陆续被改编成动画,但是大家会不会觉得某些「异世界」一点都不「异」呢?日本科幻作家山本弘最近就在推特怒批异世界轻小说写得有够烂,从异世界有着许多跟现实世界雷同的文化、习惯就可以明显看出作者一点创意都没有,想要逃避现实好歹也需要想像力啊!本鱼觉得说得实在是太中肯了……

下一季又有异世界轻小说改编动画了!

动画迷肯定都有发现近年的「异世界动画」大量增加,预计下季播出的《爆肝工程师的异世界狂想曲》也是其中之一,姑且不论这些作品的主角常常在现实世界失意为什么跑去异世界就可以大开无双,更令人厌烦的恐怕是「异世界」根本都不「异」吧……

引发话题的轻小说「JKハルは异世界で娼妇になった」

最近日本出版的一部异世界轻小说《JKハルは异世界で娼妇になった》因为设定奇葩引发话题,女主角小山春(小山ハル)跑到异世界沦为❤,却意外获得能够靠着●●吸收男人力量的外挂能力,所以这位❤又像其他异世界作品一样能够大开无双了……

「女高中生到异世界当❤那部讨论热烈的作品,我看不到100页就受不了」

日本科幻作家山本弘最近在推特大力批评这部轻小说……

「我不是讨厌轻小说的写法或❤内容,只是为什么背景设定在异世界的妓院却跟现实没两样,那还有必要去异世界吗?」

山本弘批评这部作品的「异世界」处处跟现实混淆,科技水准又乱七八糟,例如在异世界妓院●●完之后竟然说要去淋浴(shower),异世界还有淋浴设备啊!?他同时也一并批评了其他充斥市面的异世界作品……

山本弘认为许多异世界作者缺乏想像力,明明想逃避现实却无法脱离现实世界的束缚……

「以前有人批评廉价的宇宙冒险小说只是将西部剧的马换成太空船」

「我觉得最近的异世界转生小说也一样,只是将现代小说的黑道换成兽人罢了」

「奇怪的是作者完全不想将异世界跟现实世界完全区别开来,抛弃这种无意义的坚持明明可以更自由」

「异世界小说本来就该要逃避现实,却为什么反而不想脱离现实世界呢?」

「缺乏想像力的结果就是异世界的❤会讲出淋浴(shower)这种话了,异世界有马铃薯我还可以接受,淋浴实在不行」

山本弘还用了许多例子佐证,同时也引来大量网友论战,大家又认不认同他点出的异世界作品的缺陷呢?

( ´_ゝ`)本鱼只希望「异世界」不要再是中世纪欧洲风格了行不行?

科幻作家怒批《异世界轻小说写得有够烂》逃避现实也要一点想像力

刘慈欣:尽量不要专职写科幻小说

“科幻文学发展到现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变革才能恢复它自己的活力,至于这种变革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只能等时代来回答,我真的不知道。”

10月18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拉开帷幕,这也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走进中国。在开幕式前,科幻作家刘慈欣与现场媒体一起探讨了科幻创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科幻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年轻一代科幻作家“支招”。

“我们时代肯定需要科幻小说,因为我们的时代本身就是在被科技快速改变的。”谈及科幻小说的重要性,刘慈欣认为,科技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而科技和想象力这两个结合起来,就能够描述出一种未来的图景,以及能够让人类到达那些遥远的宇宙空间。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创建文明走到今天,是因为我们能用想象力创造出我们现实中所没有的世界。”他表示,科幻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文学题材,这个时代需要科幻小说。

刘慈欣看来,科幻这样一个文学题材,不像别的文学题材,有国家、种族、文化、信仰的区分。尽管科幻也有这些因素,但总的来说在科幻小说里,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

“科幻小说中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我们都是一个整体,都生活在这个尘埃上。”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是最能够引起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国家的人们共鸣的一种题材,因为它里边所描写的梦想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描写的噩梦、危机也是人类要共同面对的噩梦和危机,所以它确实是一个连接起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一个桥梁。

同时,他指出,科幻和其他的文学品种一样,有它的历史使命,有它存在的历史阶段,即使未来技术环境和生存环境的改变,难以想象。“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说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想象力会一直存在下去,这种想象力也会被某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大家欣赏、共享。”

至于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想象力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出来,是科幻小说,还是一些更科幻的方式?刘慈欣无法预知但充满期待。

科技带来的神奇感为科幻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养料,但科技的飞速发展又为科幻作品创作带来挑战。

刘慈欣坦言,在上一部作品出版以后,自己一直在努力写作。“作品开始写的时候感觉很震撼,但写到一半的时候时代就已经追上来了,自己都觉得它很无聊了,就又重新开始去写,时间也就这么浪费过去了。”

“科幻不管变成什么样子,最初的诞生都是建立在科学那种神奇感之上的,这种神奇感对科幻小说是十分重要的。”他指出,现在科学技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就失去了这种神奇感,至少对传统类型的科幻小说打击很大。

尽管现在的科幻小说作家们,都在努力用更多的表现手法,用更多的文学手法、用更多的角度来创作科幻,但目前为止刘慈欣感到效果并不理想。

“科幻文学发展到现在,需要有一些重大的变革才能恢复它自己的活力,至于这种变革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只能等时代来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刘慈欣说。

也许这也凸显了此次世界科幻大会的意义。他认为,这个平台能让来自世界不同部分、不同国家的人们,包括科幻读者和作家,充分交流、融合碰撞,融合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世界科幻文学正处于深刻变化的节点上,借此机会让我们能够对科幻文学未来的发展作出深刻的探讨和规划,也让科幻文化能够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

中国科幻正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

当被问到有关中国科幻发展的问题,刘慈欣表示,中国科幻发展最良性的情况应该是百花齐放。“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科幻也正在朝着这个比较良好的方向去发展,目前中国科幻的特点还是处于风格很多样化的情况。”

他指出,中国科幻未来发展的机遇并不取决于科幻本身,也不取决于科幻作家、出版人、出版方,中国科幻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中国发展本身。“当中国能在现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快速发展,使这个国度充满未来感,使它的未来更吸引人的话,那就是对科幻发展最大的一个支持和支撑。”

刘慈欣对目前中国科幻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科幻文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取得快速发展,由一个边缘存在发展到了如今拥有大量的受众且备受关注的文学题材,而且不少作品正在走出国门。

在采访过程中,他也对年轻一代的科幻作家提出建议。他希望,年轻作家们把自己的眼光,跳出自己生活有限的范围,看到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现实一点,尽量不要专职写科幻。“不然你的生活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现在的科幻市场,也能养活作家,但可能让你生活变得吃力。这样反而会把你的创作热情会熄灭。最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等你发展到一定程度,能维持自己生活,再变成专业。”

巴金图书馆“文坛茶话会”开讲科幻文学,巴金与科幻有关系吗?

巴金图书馆“文坛茶话会”开讲科幻文学,巴金与科幻有关系吗?

2025-06-16 17:33:00

今年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逝世120周年,6月14日,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双翅目科幻小说新作《水星逆行》在巴金图书馆举行了新书分享活动。巴金故居在发布这场活动招募的时候写道: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文学的希望是中青年作家,中国的科幻小说也要靠青年作家去努力。”并预告巴金图书馆将带来一系列科幻文学相关的活动。纵观巴金的作品,似乎从未有与科幻题材沾边的,然而从巴金的生活经历来看,他与科幻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2年,科幻作家金涛曾到上海拜访巴金,当时金涛想要邀请巴金为即将出版的《中国科幻小说大全》写序,当时七十九岁的巴金婉拒了这一邀请,在金涛的文章《巴金印象》中还透露,巴金当时说自己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时主要在与吃人的社会作斗争,没有精力过问科幻小说,但是他认为“科学幻想小说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早年学界普遍认为巴金与科幻文学应当是毫无关联的,在研究民国文学家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关注得更多的是翻译了不少科幻小说的鲁迅,但随着对晚清民国科幻发展史的进一步研究,巴金与科幻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浮出水面,清华大学副教授,青年科幻作家贾立元(笔名飞氚)在《科幻世界》的“科幻史话”专栏中刊文指出,巴金、顾均正等这些住在霞飞坊的邻居们都“过问”过科幻。霞飞坊当年住过非常多文化名人,1937年巴金迁居霞飞坊59号,和好友索非同住,索非是巴金进入文坛的引路人,也是开明书店的元老,其本人是一名科普作家,他和另一位科普作家顾均正一起创办了《科学趣味》刊物,顾均正笔名“振之”,他在三十年代末创作的科幻小说《伦敦奇疫》在《科学趣味》上首发,这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惊险科幻小说,它不仅包含了惊险的情节,还融入了科学道理和奇特的幻想,具备了“惊险情节,科学道理,奇特幻想,感人小说“这四个科幻小说的要素。1940年,由巴金任主编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近代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收录了顾均正的这篇科幻小说。1939年,巴金的三哥李尧林到了上海,与巴金同住,李尧林是南开中学的英文教师,也做翻译工作,常与巴金共同讨论译文。李尧林后来因病去世,巴金整理了他的译稿出版,其中就有他未译完的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莫罗博士的岛》。在霞飞坊的这段日子里,巴金完成了“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秋》,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这部小说里也藏着一部科幻小说,书中写道方继舜从外州县的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写未来社会的小说《极乐地》,其中关于美丽理想世界的描述给这群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觉民写给觉慧的信中还提到“我们翻印的第一本书《极乐地》就要出版了。”写未来社会的小说《极乐地》,这并非虚构来的,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中国原生代科幻作家鲁哀鸣,小说《极乐地》1912年10月由汉口人道学社出版,小说中的极乐地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社会,一群流亡者在极乐地创建了美好的理想世界,这部小说具有对时下社会一定的批判色彩,在当时颇有影响力,成为了不少进步青年的启发之作。

今年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逝世120周年,6月14日,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双翅目科幻小说新作《水星逆行》在巴金图书馆举行了新书分享活动。巴金故居在发布这场活动招募的时候写道: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文学的希望是中青年作家,中国的科幻小说也要靠青年作家去努力。”并预告巴金图书馆将带来一系列科幻文学相关的活动。纵观巴金的作品,似乎从未有与科幻题材沾边的,然而从巴金的生活经历来看,他与科幻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2年,科幻作家金涛曾到上海拜访巴金,当时金涛想要邀请巴金为即将出版的《中国科幻小说大全》写序,当时七十九岁的巴金婉拒了这一邀请,在金涛的文章《巴金印象》中还透露,巴金当时说自己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时主要在与吃人的社会作斗争,没有精力过问科幻小说,但是他认为“科学幻想小说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早年学界普遍认为巴金与科幻文学应当是毫无关联的,在研究民国文学家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关注得更多的是翻译了不少科幻小说的鲁迅,但随着对晚清民国科幻发展史的进一步研究,巴金与科幻文学千丝万缕的联系浮出水面,清华大学副教授,青年科幻作家贾立元(笔名飞氚)在《科幻世界》的“科幻史话”专栏中刊文指出,巴金、顾均正等这些住在霞飞坊的邻居们都“过问”过科幻。

霞飞坊当年住过非常多文化名人,1937年巴金迁居霞飞坊59号,和好友索非同住,索非是巴金进入文坛的引路人,也是开明书店的元老,其本人是一名科普作家,他和另一位科普作家顾均正一起创办了《科学趣味》刊物,顾均正笔名“振之”,他在三十年代末创作的科幻小说《伦敦奇疫》在《科学趣味》上首发,这篇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惊险科幻小说,它不仅包含了惊险的情节,还融入了科学道理和奇特的幻想,具备了“惊险情节,科学道理,奇特幻想,感人小说“这四个科幻小说的要素。1940年,由巴金任主编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近代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收录了顾均正的这篇科幻小说。

1939年,巴金的三哥李尧林到了上海,与巴金同住,李尧林是南开中学的英文教师,也做翻译工作,常与巴金共同讨论译文。李尧林后来因病去世,巴金整理了他的译稿出版,其中就有他未译完的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莫罗博士的岛》。在霞飞坊的这段日子里,巴金完成了“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秋》,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这部小说里也藏着一部科幻小说,书中写道方继舜从外州县的一个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写未来社会的小说《极乐地》,其中关于美丽理想世界的描述给这群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觉民写给觉慧的信中还提到“我们翻印的第一本书《极乐地》就要出版了。”写未来社会的小说《极乐地》,这并非虚构来的,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中国原生代科幻作家鲁哀鸣,小说《极乐地》1912年10月由汉口人道学社出版,小说中的极乐地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社会,一群流亡者在极乐地创建了美好的理想世界,这部小说具有对时下社会一定的批判色彩,在当时颇有影响力,成为了不少进步青年的启发之作。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