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教、截教等处的修仙之人
盘古生太极 ,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传下老子、 通天教主。三友又创下阐教、截教两大教派,开始收徒授业,以致于众多强大的修仙者都聚集到了两大教派之中。
此时,天庭已经初立。天庭之中有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两大圣级高手,但是手下却只有月老、 巡海夜叉等神仙,缺乏的是能人能将。昊天上帝觉得偌大天庭无强将镇守实在不行,就把主意打到了阐教和截教两派头上。最终,三教 共谈封神榜,以阐教、截教、人道之人,编成了一份三百六十五位神仙的名单。
只要上了封神榜,就能成为天庭的神仙。看似这个结局不错,实则不然,这应该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是阐教、截教等处的修仙之人,他们是不愿意上封神榜的;二是商周之战中的人道中人,上封神榜对他们是有利的。
昊天上帝真正需要的人才,正是阐教、截教的修仙者。
阐教是元始天尊执掌,弟子贵精而不贵多,门人只有数十人。截教是通天教主执掌,他的心胸要更加博大,对万物生灵一视同仁,纵使 兽禽异物也能成仙,由此截教万仙来朝。所以,封神榜上的修仙者还是要从截教中来取。
。但是,通天教主明显知道必然要拿自己门人来添缺数,回碧游宫后专门召集所有门人开会,说截教门人在封神榜上颇多,所有人要待在洞府,禁止下山投入西岐。其后,通天教主又专门在碧游宫宫门贴了一幅对联: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 '封神榜’上有名人。
也就是说,通天教主是严禁让弟子门人下山的。 如果上封神榜是好事,通天教主又何必禁止门人下山呢 ?再者,从赵公明等人听见对手说他们是封神榜上有名人,无不是勃然大怒,可见他们都是抗拒上封神榜的。
再看阐教中人,他们也是抗拒上封神榜的。殷洪被收入太极图时,赤精子对他还有几分留恋,慈航道人高叫莫要误了他进封神台时辰,赤精子才含悲忍泪将他化为飞灰。殷郊被困时,燃灯道人让广成子推犁上山,广成子也是不觉流泪。还有土行孙、黄天化,惧留孙和清虚道德真君都是暗示过他们的。所以,阐教中人实际并不想入封神榜,只是元始天尊之令不能违抗。
为何阐教和截教中人都如此抗拒上封神榜呢?成为天庭的神仙难道不好吗?
在封神世界中,分为仙、神、人、妖。 仙是最逍遥的存在,神则要受制于昊天上帝 。无论多么强大的修仙者,只要上了封神榜,就要受制于昊天上帝。
想这些仙人,已经得道长生,占据了一方海外仙岛。他们闲时可以逍遥四海九州,也可以炼丹收徒,何等的逍遥。但是,一旦归于天庭,就要受到天庭的约束,不仅需要干活,而且也没有了自由身,就好比《西游记》中的奎木狼,下凡也是偷偷下凡,回去还要受罚。
再者,上封神榜的都是身死后的魂魄。对于修仙者来说,肉体是极为重要的,最高级别的混元大罗金仙 ,是历万劫不磨之体,有体才能走到这一步,肉身成圣才是最好的路。而云霄、 金灵圣母、赵公明、吕岳、罗宣等人,实质上已经快达到了那最后一步,但上了封神榜,就没有踏出那最后一步的可能了。最悲催的还是赵公明,别人成神后还有法宝,他的定海珠却被燃灯道人收了。
正是因此,修仙之人对上封神榜才是极为抗拒的。
当然,也不是对所有修仙者都是有害的。黄天化虽然也是修道之人上的封神榜,但他的神位非常高,掌管的是海外三仙山,比土行孙、殷洪等人的神位强了太多。还有萧臻 邓华,估计也是姜子牙一样没有资质成大道的人,被元始天尊送上了封神榜。
另外,身死后的修仙者就不抗拒封神榜了。比如闻太师死后曾去朝歌见过纣王,但也是慌慌离去 :“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臣去也!” 由此可见,就算身死也是可以抗拒进封神台的,但已经身死道消,退而求其次封神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比龟灵圣母那种轮回强了太多。
阐教和截教的修仙者之外,还有一类是人道中人。
首先,人道并不是人教,在《封神演义》中并没有所谓的人教。全书之中,唯一提到“人教”这词的只有一处:
纣王听言,大惊曰: “此事皆美人教朕传旨勘问,事既如此,奈何奈何!”
老子也并不是人教教主,而是阐教的大掌教。元始天尊曾几次说过: “ 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长,必当请问过道兄 ”。这个道兄就是老子,他才是阐教真正的执掌者。
至于封神榜上的人道,实质上指的就是与
对于凡间人来说,上封神榜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些人都是普通人,纵然有些人会些异术,也不能长生,上了封神榜成就神位算是个好的归处。再者,这些人本来就是殷商和西岐的臣子,也是受到约束,上天庭也不过是换另一个地方当官而已。第三,比干、伯邑考、梅伯等人都是死于封神大战前,还有马氏与商周都无关,却是得了神位,也是幸事了。第四,还有柏鉴,他本是黄帝部下,在与蚩尤之战中被打入水中,千年未能出劫,有了封神榜才算是脱了劫难成神。
所以,对于这些凡间人来说,上封神榜成神也是好事了,免受了轮回之苦。
这就是封神榜上的两拨人,修仙人抗拒上封神榜因为有害无利,算是坏事;但对人道中人却是大有利处,是好事。

封神榜:姜子牙有心修仙修不成,而“他”法力无边却无心成仙
在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有着许多天神天仙,以至于我们都觉得神仙是随处可见,成仙也是唾手可得的。但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姜子牙最后却没有成仙,而且单从地位和贡献来算的话,姜子牙比其他的许多神仙都要强大,这是为什么呢?
姜子牙原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是他天资愚钝,修仙了四十年还一无所获,不仅法力低微,而且还没有学会什么法术。到最后,他的老师元始天尊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就给他找了条出路,让他不要修仙了,还是去人间享福吧。但是姜子牙一心求道,只想成仙。
元始天尊一看,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跟姜子牙说了实话:“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就是明白的告诉姜子牙,你想成仙是没戏的,还是趁着有时间多去人间想想福吧。其实元始天尊这么说也是没有办法,一方面姜子牙确实没有修仙的天赋,另一方面,如果真让姜子牙这么修下去,难免不会因为心中的执念而走火入魔。到时候传出去也堕了他的名头。
可是姜子牙还是不死心,他对元始天尊说:“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元始天尊又劝了他好多次,可是姜子牙都不同意去人间,最后元始天尊实在没办法了,许了姜子牙很大的条件才把他送走,就是让他去给武王当宰相,位极人臣,主持整个封神大战。
可是等整个周代商的大战结束,有功的成仙,有天资的也成了仙,而封神的主持人姜子牙却没有成仙,真不知道他最后心里作何感想。姜子牙是一心想成仙但是成不了,《封神演义》里却还有一个人,明明又能成神的实力,可是却一心贪恋人间,不愿上天成仙。
这个人就是土行孙,其实他一开始并不是修仙人,只不过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神仙收养了,每日也随着仙人修炼,可是修炼并不是他想做的,他一心只想学好一门法术或者手艺,然后去人间游荡,闯荡江湖。
别看土行孙个子不大,但是他的修仙时间可并不短,足足有百年以上,比如有次申公豹遇到土行孙,就问土行孙修炼多年了,土行孙说自己学艺百载,可见土行孙在修仙的路上已经走了很久了。然后申公豹又打击他,说他都学了一百年了还没成仙,看来是成仙无望,只能在人间享福了。
土行孙眼睛一亮,连忙问申公豹怎么才能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申公豹没办法,只好把他招入自己的麾下,随后在大战中,土行孙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可见他个人的法力还是很强大的。
阐教、截教等处的修仙之人
盘古生太极 ,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鸿钧老祖一道传三友,传下老子、 通天教主。三友又创下阐教、截教两大教派,开始收徒授业,以致于众多强大的修仙者都聚集到了两大教派之中。
此时,天庭已经初立。天庭之中有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两大圣级高手,但是手下却只有月老、 巡海夜叉等神仙,缺乏的是能人能将。昊天上帝觉得偌大天庭无强将镇守实在不行,就把主意打到了阐教和截教两派头上。最终,三教 共谈封神榜,以阐教、截教、人道之人,编成了一份三百六十五位神仙的名单。
只要上了封神榜,就能成为天庭的神仙。看似这个结局不错,实则不然,这应该分为两方面来看,一是阐教、截教等处的修仙之人,他们是不愿意上封神榜的;二是商周之战中的人道中人,上封神榜对他们是有利的。
昊天上帝真正需要的人才,正是阐教、截教的修仙者。
阐教是元始天尊执掌,弟子贵精而不贵多,门人只有数十人。截教是通天教主执掌,他的心胸要更加博大,对万物生灵一视同仁,纵使 兽禽异物也能成仙,由此截教万仙来朝。所以,封神榜上的修仙者还是要从截教中来取。
。但是,通天教主明显知道必然要拿自己门人来添缺数,回碧游宫后专门召集所有门人开会,说截教门人在封神榜上颇多,所有人要待在洞府,禁止下山投入西岐。其后,通天教主又专门在碧游宫宫门贴了一幅对联: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 '封神榜’上有名人。
也就是说,通天教主是严禁让弟子门人下山的。 如果上封神榜是好事,通天教主又何必禁止门人下山呢 ?再者,从赵公明等人听见对手说他们是封神榜上有名人,无不是勃然大怒,可见他们都是抗拒上封神榜的。
再看阐教中人,他们也是抗拒上封神榜的。殷洪被收入太极图时,赤精子对他还有几分留恋,慈航道人高叫莫要误了他进封神台时辰,赤精子才含悲忍泪将他化为飞灰。殷郊被困时,燃灯道人让广成子推犁上山,广成子也是不觉流泪。还有土行孙、黄天化,惧留孙和清虚道德真君都是暗示过他们的。所以,阐教中人实际并不想入封神榜,只是元始天尊之令不能违抗。
为何阐教和截教中人都如此抗拒上封神榜呢?成为天庭的神仙难道不好吗?
在封神世界中,分为仙、神、人、妖。 仙是最逍遥的存在,神则要受制于昊天上帝 。无论多么强大的修仙者,只要上了封神榜,就要受制于昊天上帝。
想这些仙人,已经得道长生,占据了一方海外仙岛。他们闲时可以逍遥四海九州,也可以炼丹收徒,何等的逍遥。但是,一旦归于天庭,就要受到天庭的约束,不仅需要干活,而且也没有了自由身,就好比《西游记》中的奎木狼,下凡也是偷偷下凡,回去还要受罚。
再者,上封神榜的都是身死后的魂魄。对于修仙者来说,肉体是极为重要的,最高级别的混元大罗金仙 ,是历万劫不磨之体,有体才能走到这一步,肉身成圣才是最好的路。而云霄、 金灵圣母、赵公明、吕岳、罗宣等人,实质上已经快达到了那最后一步,但上了封神榜,就没有踏出那最后一步的可能了。最悲催的还是赵公明,别人成神后还有法宝,他的定海珠却被燃灯道人收了。
正是因此,修仙之人对上封神榜才是极为抗拒的。
当然,也不是对所有修仙者都是有害的。黄天化虽然也是修道之人上的封神榜,但他的神位非常高,掌管的是海外三仙山,比土行孙、殷洪等人的神位强了太多。还有萧臻 邓华,估计也是姜子牙一样没有资质成大道的人,被元始天尊送上了封神榜。
另外,身死后的修仙者就不抗拒封神榜了。比如闻太师死后曾去朝歌见过纣王,但也是慌慌离去 :“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臣去也!” 由此可见,就算身死也是可以抗拒进封神台的,但已经身死道消,退而求其次封神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比龟灵圣母那种轮回强了太多。
阐教和截教的修仙者之外,还有一类是人道中人。
首先,人道并不是人教,在《封神演义》中并没有所谓的人教。全书之中,唯一提到“人教”这词的只有一处:
纣王听言,大惊曰: “此事皆美人教朕传旨勘问,事既如此,奈何奈何!”
老子也并不是人教教主,而是阐教的大掌教。元始天尊曾几次说过: “ 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长,必当请问过道兄 ”。这个道兄就是老子,他才是阐教真正的执掌者。
至于封神榜上的人道,实质上指的就是与
对于凡间人来说,上封神榜实际上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些人都是普通人,纵然有些人会些异术,也不能长生,上了封神榜成就神位算是个好的归处。再者,这些人本来就是殷商和西岐的臣子,也是受到约束,上天庭也不过是换另一个地方当官而已。第三,比干、伯邑考、梅伯等人都是死于封神大战前,还有马氏与商周都无关,却是得了神位,也是幸事了。第四,还有柏鉴,他本是黄帝部下,在与蚩尤之战中被打入水中,千年未能出劫,有了封神榜才算是脱了劫难成神。
所以,对于这些凡间人来说,上封神榜成神也是好事了,免受了轮回之苦。
这就是封神榜上的两拨人,修仙人抗拒上封神榜因为有害无利,算是坏事;但对人道中人却是大有利处,是好事。
相关资讯
上篇:封神榜(豆瓣)
下篇: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