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五年慈利发展成就之“城镇兴县”篇

更新时间: 2025-07-09 13:48:27

阅读人数: 769

本文主题: 仙岛际元,家族出崛起

渺渺河州际碧流,渔歌声里乐悠游。初秋的金慈银澧大地,万顷碧阔,瓜果飘香,澧水两岸踏歌连连,群山脚下起舞翩翩。近年来,慈利积极对接“撤县设市”城市建设各目标任务,按照“城镇兴县”伟大战略部署,持续释放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慈利,正向着“三梦”阔步向前。

2017年1月,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慈利撤县设市,在慈姑大地引起广泛热议。随后,慈利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慈利撤县设市工作,提出“经济强县梦、全面小康梦、撤县设市梦”,以“城镇兴县”战略推进城乡发展,助力“十三五”时期慈利昂首向全域旅游时代、高铁时代、设市时代迈进。 

“要以争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推进城镇兴县。”蓝图已绘就,远航风正劲。近几年来,慈利县先后编制出台了《慈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卫生县城,争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举全县之力,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五年塑城”计划,逐渐形成“一纵三横二环”交通网络、“一核二轴四心五区”城镇格局。

从历史长卷里走来的山城慈利,从此有了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新希望。

溇澧两岸从不缺少奇迹。古有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在此建立白公城,今有栋栋参天大楼拔地而起。放眼远眺,慈利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新城区“田”字形道路骨架拉开亮相。新明博联国际商贸广场、国际商贸物流城加紧建设为商贸增彩;碧桂园、香港铜锣湾商贸综合体项目提高城市品位……这几年,71万慈利儿女凝心聚力万众一心,按照“东伸西延北扩”思路和“繁南兴北”原则,狠抓“扩容提质”。老城区、蒋家坪组团、零溪河组团、双安组团、永安组团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来,慈利县逐渐步入两型发展新路径,老城区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棚户区“三大改造工程”全方位改造城市面貌。兰江路、白云滨河风貌带、滨河路建成通车,车库容量为128辆的1号立体停车场投入使用,改造提升县城道路7.64公里,完善地下配套管网18公里,绿化率达到30.8%,城镇化率达到44.5%。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6%和100%,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呈现佳境。

北部新城区规划为政治、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按照“一带、二轴、三心、四片、五点”的生态布局,把城市水系、绿地与商贸、生态休闲有机结合,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绿在城中的空间格局。目前,澧阳路、慈利大道、世纪大道、人民路、内环路等道路骨架形成“田”字形路网雏形。已建成了县四中、市精神病医院、县职教中心、15083人防地面指挥所、档案馆等,部分企事业单位已实现北迁,新城区新姿展露。

 江垭、三官寺、岩泊渡、阳和等一批颇具特色的乡镇异军突起。岩泊渡旅游风情街“鱼香”万里;三官寺土家风情镇风姿绰约;阳和杨家坪土家族山寨海纳八方游客;甘堰红岩岭户外攀岩声名鹊起;南山坪桃花节“花开”遍野;溪口镇九渡仙岛即将亮相……

目前,慈利县有湖南省全国特色景观名村2个,全省美丽乡村旅游富民重点村4个,少数民族美丽特色村庄3个。农村不“土”,美丽在线。现在,乘着全域旅游东风,越来越多的乡村盖上了洋房,开发了精品旅游路线,走上了“美丽乡村”的蜕变之路。

“我现在非常期待慈利在建的这几个商业项目建成开盘,多引进一些国际大牌,让我们慈利人也潮一把!”这五年,慈利县的城镇建设突飞猛进,释放了建设带来的强大动能,推动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截至2016年底,四年共吸引了106个重点建设项目落户慈利,总投资293.91亿元。争取到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等23项政策“帽子”。

现在的溇澧河畔,蒋家坪新区新明博联国际商贸广场、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如火如荼;零溪河下游及双安片区碧桂园、香港铜锣湾商贸综合体项目风生水起,尚德公馆商业广场、宝居?世纪新城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永安片区张家界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即将竣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在县城区形成以步行街、永安、双安、蒋家坪新区为中心的4个商贸经济圈。

砥砺奋进,征程再启。城镇建设方兴未艾,下一步,慈利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城乡建设,打造一批功能集中、产业繁荣、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培育常德与张家界之间的中心节点城市,将慈利县打造成时尚宜居与民族特色兼具的魅力山城。

建设以零阳镇为中心的东南片区,完善和增加县城的综合性职能,发展提升五雷山、四十八寨的文化旅游业。

繁荣以江垭镇为中心的西北片区,突出城镇建设的生态性、舒适性。江垭镇是全国重点建设试点镇,可带动西北片区乃至全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创新以阳和为中心的西南片区,以旅游接待为重点,加强与武陵源永定区对接,带动全县融入张家界空间大旅游。

发展以通津铺镇为中心的东北片区,发展生态特色观光农业,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风景明珠“十里长潭”,突出慈利水的特色和韵味,挖掘慈利的民间民俗“品乡味、赏乡俗、记乡愁”。

带动以龙潭河镇为中心的南部片区,突出生态景观的原真性、旅游商品的销售和农家乐的体验。推进赵家垭水库和黄石水库两个旅游景点建设,提高水面旅游开发价值。

“莫道仙境无处觅,慈利山水人间稀。”随着慈利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品位和品质的“双品”提升,慈利这个魅力山城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五年慈利发展成就之“城镇兴县”篇

喜迎十九大

今日,红网慈利分站(慈利新闻网)推出“锦绣潇湘·金慈银澧”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的五年慈利故事专栏之九《让城乡面貌有变化 让宜居宜行指数更高》。

 县城高楼林立 多多摄影

渺渺河州际碧流,渔歌声里乐悠游。初秋的金慈银澧大地,万顷碧阔,瓜果飘香,澧水两岸踏歌连连,群山脚下起舞翩翩。近年来,慈利积极对接“撤县设市”城市建设各目标任务,按照“城镇兴县”伟大战略部署,持续释放强大的经济驱动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慈利,正向着“三梦”阔步向前。

2017年1月,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慈利撤县设市,在慈姑大地引起广泛热议。随后,慈利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慈利撤县设市工作,提出“经济强县梦、全面小康梦、撤县设市梦”,以“城镇兴县”战略推进城乡发展,助力十三五时期慈利昂首向全域旅游时代、高铁时代、设市时代迈进。

“要以争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目标,推进城镇兴县。”蓝图已绘就,远航风正劲。近几年来,慈利县先后编制出台了《慈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卫生县城,争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举全县之力,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五年塑城”计划,逐渐形成“一纵三横二环”交通网络、“一核二轴四心五区”城镇格局。

从历史长卷里走来的山城慈利,从此有了与国际潮流接轨的新希望。

 慈利县全景(多多摄)

  溇澧两岸从不缺少奇迹。古有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在此建立白公城,今有栋栋参天大楼拔地而起。放眼远眺,慈利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新城区“田”字形道路骨架拉开亮相。新明博联国际商贸广场、国际商贸物流城加紧建设为商贸增彩;碧桂园、香港铜锣湾商贸综合体项目提高城市品位……这几年,71万慈利儿女凝心聚力万众一心,按照“东伸西延北扩”思路和“繁南兴北”原则,狠抓“扩容提质”。老城区、蒋家坪组团、零溪河组团、双安组团、永安组团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来,慈利县逐渐步入两型发展新路径,老城区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棚户区“三大改造工程”全方位改造城市面貌。兰江路、白云滨河风貌带、滨河路建成通车,车库容量为128辆的1号立体停车场投入使用,改造提升县城道路7.64公里,完善地下配套管网18公里,绿化率达到30.8%,城镇化率达到44.5%。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6%和100%,生态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呈现佳境。

 县城新区(多多摄)

北部新城区规划为政治、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按照“一带、二轴、三心、四片、五点”的生态布局,把城市水系、绿地与商贸、生态休闲有机结合,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绿在城中的空间格局。目前,澧阳路、慈利大道、世纪大道、人民路、内环路等道路骨架形成“田”字形路网雏形。已建成了县四中、市精神病医院、县职教中心、人防地面指挥所、档案馆等,部分企事业单位已实现北迁,新城区新姿展露。

 阳和杨家坪土家族山寨

 甘堰红岩岭户外攀岩

江垭、三官寺、岩泊渡、阳和等一批颇具特色的乡镇异军突起。岩泊渡旅游风情街“鱼香”万里;三官寺土家风情镇风姿绰约;阳和杨家坪土家族山寨海纳八方游客;甘堰红岩岭户外攀岩声名鹊起;南山坪桃花节“花开”遍野;溪口镇九渡仙岛即将亮相……

目前,慈利县有湖南省全国特色景观名村2个,全省美丽乡村旅游富民重点村4个,少数民族美丽特色村庄3个。农村不“土”,美丽在线。现在,乘着全域旅游东风,越来越多的乡村盖上了洋房,开发了精品旅游路线,走上了“美丽乡村”的蜕变之路。

“我现在非常期待慈利在建的这几个商业项目建成开盘,多引进一些国际大牌,让我们慈利人也潮一把!”这五年,慈利县的城镇建设突飞猛进,释放了建设带来的强大动能,推动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截至2016年底,四年共吸引了106个重点建设项目落户慈利,总投资293.91亿元。争取到了“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等23项政策“帽子”。

 张家界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

现在的溇澧河畔,蒋家坪新区新明博联国际商贸广场、国际商贸物流城建设如火如荼;零溪河下游及双安片区碧桂园、香港铜锣湾商贸综合体项目风生水起,尚德公馆商业广场、宝居•世纪新城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永安片区张家界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即将竣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在县城区形成以步行街、永安、双安、蒋家坪新区为中心的4个商贸经济圈。

砥砺奋进,征程再启。城镇建设方兴未艾,下一步,慈利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城乡建设,打造一批功能集中、产业繁荣、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培育常德与张家界之间的中心节点城市,将慈利县打造成时尚宜居与民族特色兼具的魅力山城。

 寨寨相连好登攀(龚汉业摄)

建设以零阳镇为中心的东南片区,完善和增加县城的综合性职能,发展提升五雷山、四十八寨的文化旅游业。

繁荣以江垭镇为中心的西北片区,突出城镇建设的生态性、舒适性。江垭镇是全国重点建设试点镇,可带动西北片区乃至全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创新以阳和为中心的西南片区,以旅游接待为重点,加强与武陵源永定区对接,带动全县融入张家界空间大旅游。

发展以通津铺镇为中心的东北片区,发展生态特色观光农业,适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风景明珠“十里长潭”,突出慈利水的特色和韵味,挖掘慈利的民间民俗“品乡味、赏乡俗、记乡愁”。

 南山瑶池—赵家垭水库

带动以龙潭河镇为中心的南部片区,突出生态景观的原真性、旅游商品的销售和农家乐的体验。推进赵家垭水库和黄石水库两个旅游景点建设,提高水面旅游开发价值。

“莫道仙境无处觅,慈利山水人间稀。”随着慈利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品位和品质的“双品”提升,慈利这个魅力山城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贵州山地间的“诗与远方”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富集之地,是孕育、激活灵气的最佳处所。

贵州,就是一片充满灵气的地方。

“我从阿西里西大草原一路过来,还去了韭菜坪,打算年底再回家。”湖北自驾游客赵佚9月到兴义万峰林驻足,每天爬山、赏景、交友,一周的时光一晃而过,“巍峨、奇特、秀美,伴河湖、云海、田园……贵州的山水确实美。”

贵州是山的王国。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8%,峰林、瀑布、溶洞、峡谷、天坑等景观比比皆是,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山地,是贵州的神气所在,亦是贵州文化的生产空间。

从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的规则来定义,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地表形态特征。以此定义,全国33.3%,贵州达61.7%。从地理学上来定义,广义的山地包括山区。以此定义,全球24%、瑞士60%、中国69.1%,贵州高达92.5%。

从山地的四维体征来阐释其神奇奥妙,贵州较有发言权。

一谓山体。贵州堪称山的露天博物馆。或突兀成峰,或凹陷为坑,或聚而成林,或连绵有脉,形态各异,包罗万象。如王阳明所赞:“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

二谓水体。大山里的江河湖泊,是贵州大地最优美的诗篇。乌江、南北盘江、草海、黄果树瀑布、红枫湖,或奔涌、或轻缓、或飞流、或神秘,更具灵性,更富生机。

三谓物体。根据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先后联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梳理统计,贵州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195种和1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85种和31类,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于全国前列。

四谓气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对贵州多元气候现象和独特小气候特征的生动写照。贵州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朝晴晚雨,云蒸霞蔚,气候舒适宜人。

贵州看山,看的是山明景秀、仪态万千。

看山不是山,亿万年地质变迁探寻生命之源

山地文化,是贵州最亮眼的风景线。

20亿年前,贵州是一片汪洋。经历多次升降运动后,距今约2亿年前,贵州大地完全浮出水面。在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将贵州雕琢成了“喀斯特王国”。

“我来到兴义,才知道三叠纪时期的贵州龙是顺着古特提斯海沿岸向西迁徙扩散到欧洲的。”9月18日,从贵阳随父母来到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的徐朵朵了解到,经我国专家对贵州龙牙齿的鉴定认为,贵州龙比国外的同类更为古老,证明国外的同类是从我国下水迁徙的,她感到非常自豪。

9月22日至25日,2024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周年研讨会在兴义市举行,会上将正式举行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揭牌仪式。

占地面积达1456.10平方公里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由三叠纪兴义动物群化石、三叠纪喀斯特峰林景观、三叠纪岩相突变地质景观构成,涵盖古生物化石、地貌、地层、岩石、矿产、构造、水体等七大类地质遗迹,填补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空白,是展现贵州“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沉积岩王国”独特魅力的又一张世界级名片。

至目前,贵州已创建各类地质公园12个,其中有织金洞、兴义2个世界级地质公园,有赤水丹霞、六盘水乌蒙山、黔东南苗岭等9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在这些地质公园内,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彩的节日文化、厚重的考古文化、神秘的祭祀文化等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贵州文化资源的“精富矿”,贵州文化竞争力更加凸显。

看山还是山,在康养和户外运动中感悟人生真味

于自然中品读山水,放牧心灵,是人们寻求治愈、启获幸福的首选。

因山而美,居山而爽。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森林覆盖率达63%,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6%。

依托生态优势,围绕山地特色,贵州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如今的贵州全域已连通成了通达八方的“高速平原”,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不断刷新外界认知。

“我准备把周边出色的景区景点民宿都体验一下,不排除以后选择在贵州定居。”从湖北来的王兵先生是贵州旅游的“回头客”,这次已在万峰林民宿住了两天,每天早晨沿着开满鲜花的马拉松赛道跑10来公里,到万峰林下的村庄赏赏田园秋色、与当地老百姓聊聊天,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生活方式。

出门而“旅”,鉴赏为“游”。作为山地的典范,贵州以其优异的康养和户外运动资源,正逐渐成为“快进慢游”目的地。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颁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的不断升级,贵州的旅游体验将日益丰富而深刻。

标签: 修仙 穿越 重生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