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仲马,一部诞生于讽刺其父的世界名著
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这样两位特殊关系的人物,他们有着一个相同的名字——亚历山大·仲马。为了区分父子二人,世人皆称呼父亲为大仲马,儿子是小仲马,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基督山伯爵》和《茶花女》的两位原著作者。
亚历山大·仲马(小仲马)19世纪法国剧作家、小说家
1824年7月27日,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同他的父亲起了相同的名字,亚历山大。
他的父母相识于1823年,母亲卡特琳娜·拉贝当时只是一名贫穷的缝衣女工,而他的父亲大仲马当时才 只有21岁,还只是个奥尔良公爵秘书处的一名普通的文书抄写员,出于对戏剧事业的向往,才只身一人来到了巴黎。
亚历山大·仲马(大仲马)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在大仲马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家中更是陷入了贫穷之中,显然也就没有什么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了。
但他却在幼年时,就开始表现出了对文学方面的浓厚兴趣以及出众的天赋。大仲马在十岁以前便通读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法国作家费纳龙宣讲人情世故的小说《泰雷马克》、作家德姆斯吉埃写的有关神话的著作《给艾米莉的信》。
十八岁的时候便开始学习意大利语和德语,还跟拉朋丝一起翻译了意大利作家乌戈·弗斯科洛的小说《雅可波·奥尔蒂的最后几封信》。
直到二十一岁那年只身来到巴黎后,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开始进行戏剧创作,他的才华才逐步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大仲马的名声也就此开始打响。
随着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变,大仲马开始越来越瞧不起卡特琳娜·拉贝,也就是小仲马的母亲。
于是,他丢弃了这对母子,开始整日流连于各式各样的女性中间,那些人里,有上流社会的贵妇,也有出名的戏剧演员,他在写作的同时,还常常取材猎艳,处处留情,所以,除了小仲马这对母子以外,在世界各地上,都还有着大仲马众多的情人和私生子们。
直到小仲马七岁的那一年,大仲马通过打官司的手段又从卡特琳娜·拉贝的手中夺回了小仲马的监护权,造成了他们母子的分离,即使后来他负担起了拉贝的生活费用,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其妻子的身份。
在七岁以前,小仲马虽然从小就被父亲抛弃了,日子过的艰苦,但在他幼小的内心世界里却依然保有对他这位天才父亲的崇敬之情,但是后来随着被迫和相依为命的母亲分离,父亲依然和他的那些众多情人厮混在一起,接他回来也只是把他丢在了寄宿学校里便不再管他。
这让在学校里因为私生子的身份遭受了歧视和虐待的小仲马痛苦不堪,以至于后来形成了:冷漠、怀疑、对人记恨、厌恶风尘女子的性格。
长大了的小仲马也跟随着父亲的脚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但是他却时运不济,寄出去的稿件多半都被退了回来。
大仲马对他说:“如果你在寄稿时,附言说你是大仲马的儿子会好多了。”小仲马却固执的说:“不,我不想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得来的果实没有味道!”
在这期间,小仲马认识了那个以后足以影响他一生的女孩——玛丽·杜普莱西,也是日后《茶花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原型。玛丽自小出生贫苦,流落巴黎,最后落入了风尘,她既珍重小仲马的真挚爱情,却又迫于生计,不得不仍然同那些贵族豪门们保持关系,为此小仲马一气之下后,便留下了一封绝交信就随父亲前往了西班牙。
直到几年之后,小仲马回到法国后才得知玛丽早已因病故去了,于是,他怀着万分的悲痛写下了这部后世闻名的著作《茶花女》。这一部作品的诞生让本来籍籍无名的小仲马一举成名,甚至是在1875年的2月21日,以二十二票的多数被选入了这一殊荣就连他的父亲大仲马当年都没有得到。
《茶花女》这部作品的由来不仅仅是早逝的恋人带给他的悔恨,更多的也是小仲马自身的童年遭遇,父亲的多情又薄情,母亲的懦弱又坚强,早已在他心里刻画出了家庭与婚姻,资产阶级和道德伦理的时代印记。
所以,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小仲马对于神圣婚姻和家庭美满的大力宣扬,以及抨击了当时社会背景下那些不道德的男女关系对于家庭的威胁和伤害,同时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
他的剧作多是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或是描写了在资产阶级的毒害下沦落风尘的女性角色,比较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资产阶级腐朽的性质。
虽然他的作品数量远远不及其父大仲马,但是他的思想境界却远高于他的父亲。小仲马这种在当时独树一帜的风格,扛起了“社会问题剧”的大旗,最终成就了《茶花女》这部另一种类型的不朽之作,从这一点来看,他的文学成就并不比大仲马要来的逊色。

中国唯一被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的作品,不是四大名著,而是这本书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说,中国唯一一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的作品是《老残游记》。
难道这本书能好过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是不是你看到这个说法,也会和我一样有这个疑问呢?
《老残游记》虽然听说过,但是并没有读过,相信大多数人对这本书都不是太熟悉。
这篇文章说《老残游记》是唯一一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的中国作品。
我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是唯一一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世界名著。
但是搜索了一下这本书,确实对它的评价都很高。
像鲁迅、王国维、严复,周汝昌等名人都对这本书推崇备至。
王国维评价说“不意中国亦有此人,可与英国最高小说平行。”
周汝昌说他最佩服的作家只有两个,一个是曹雪芹,一个就是《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
可见《老残游记》确实是一本中国的经典之作。
我有个毛病,遇到不懂的就想弄懂。
于是特意查了这本书,在此分享给爱书的朋友共勉。
《老残游记》是晚清文学家刘鹗代表作,有称刘鹗是晚清的全才,他写的这部书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这本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相当重要,对后世小说创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本书描绘了晚清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小说以江湖医生老残的游历为线索,讲述了他在山东等地的所见所闻。深刻揭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劳动人民的疾苦。
《老残游记》以生动细腻的描写,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而且视角独特新颖,让它在古代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
书中有的片段还被选入不同版本的语文课本。
据说《老残游记》已被译成多种语言,全球的发行已经超过186种版本,在世界上影响深远。
可见我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永远都有学不完的知识。
中国四大名著盘点四大名著作者分别是谁哪一部影响力最大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早期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之分,而“繁本”又分七十回本、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三个系统,其中以百回本为最古,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叙事详尽,内容完整,是百回本中现存最早的繁本,杨定见序、袁无涯刻本《水浒全传》则是该书众多版本中内容最全的一百廿回本。《水浒传》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该书的销量达到1亿册以上,同样是个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