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古诗词句大会
经典中国古诗词句大会(精选5篇)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小编在此整理了经典中国古诗词句大会,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本篇运用各种主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一条瀑布。先写瀑布的来路。在豆子山能听到溪涧里的流水声象打鼓似的,到扬平山就见到流水冲击石块,溅起的水点象下雨一样。由鼓声联想到娶新妇,由下雨联想到龙女,由龙女引出织绢,织出的绢,便是这条瀑布。最后交代瀑布的去向,一半流到罗江县,一半流到玄武县。全诗想象丰富,用的比喻非常质朴,表现出民歌独特的风趣。
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
送别的歌辞,自然意在抒情。此首却无一语正面述情,全由动作、景物加以衬托,但读来唯觉感情深、情态真,有情在言外之功效。
《纪辽东》,隋炀帝所作。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三次征讨辽东,即高句丽。《通典》曰:“高句丽自东晋以后,居平壤城,亦曰长安城。随山屈曲,南临水,在辽东南。复有辽东、玄菟等数十城。”大业八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渡过辽水,与高句丽大战于东岸,大败高句丽,进围辽东。王建又有《渡辽水》,也出于此。
本诗给人一种寂寞空灵之感,一切都很淡,都很静,有飘浮不可捉摸之感。
这是一首闺怨诗。前四句写春末夏初的景物,引出思妇。这里写了垂柳、蘼芜、芙蓉和飞花四种各自独立的景物,以折杨柳送别、采芙蓉求欢等民俗事象来暗示思妇的心态,以悬念征夫的情感将四个貌似各不相干的画面融成一体。这开头四句具有“状溢目前”而“情在词外”的隐秀之美。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并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叙述中有对比,含蓄宛转地表达了作者急切的思归之情,而且作者将“归”与“思”分别放在两个相对照的句子中,与题目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首联展现荷花动态之美,颔联为荷花着色,颈联与人作比,极写荷花的色、味,尾联是点睛之笔,揭示主旨,表达两心相悦的情感。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早年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时所作饮马长城窟行,“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这是一首直接表达人民悲痛和愤恨的民歌。它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控诉了隋炀帝给人民造成的灾难,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语言质朴凝重,情感真切动人。

中国传统古诗词大会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4、《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2、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3、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5、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苏轼.《水调歌头》)
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秦皇十年吞八荒,志比鸿雁六国亡。
南疆纵横九万里,视秦下吏如爹娘。
书字同文歌同音,天下从此无侯王。
昔年文王卧病榻,鬻熊亲奉始封疆。
不愿天下尽归楚,但冀国祚万世长!
颛顼传国八百年,何事空投汨罗江?
战国方是好时光,男儿此时现锋芒。
欲致国君尧舜上,奈何乌云掩圣光。
中秋月圆人难圆,独酌杯酒愁思长。
忽闻怀王意西去,三闾泣泪两鬓霜。
三元辞岁国途微,岂可以此祀三皇?
中秋赏月重阳菊,把酒无须南山望。
忠君岂知祸事酿,忍将洁躯付浊江?
端午吃粽洗艾蒿,屈子益恨情愈伤。
恨己不能挽狂澜,恨己不能逐虎狼。
此志永存天地间,浩气汤汤正气张。
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大型诗词文化类竞赛节目。创作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构建诗词题库。中华书局有两位著名编辑参与题库编写。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本书依首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由于书中涉及的古典诗词,大部分见于目前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故书中在解释字的同时,更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带动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典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大型诗词文化类竞赛节目。创作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构建诗词题库。中华书局有两位著名编辑参与题库编写。入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本书依首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由于书中涉及的古典诗词,大部分见于目前通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故书中在解释字的同时,更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带动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典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为方便读者阅读该书,书后附有“依首字汉语拼音排序”编成的《诗词作者及篇名索引》。
相关资讯
中国经典古诗词大会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国经典古诗词大会,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
上篇: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
下篇:中国经典古诗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