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发挥优势:让新媒体给史军史传播注入活力 - 军事记者

更新时间: 2025-06-25 09:32:30

阅读人数: 220

本文主题: 讲历史故事

101935302022-10-19 16:35:45.0■姜 帆 倪晓丽发挥优势:让新媒体给史军史传播注入活力351117116特别策划特别策划/enpproperty-->摘 要: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给史军史传播提供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要直面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给史军史传播注入活力,让史军史故事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键词:史军史故事;新媒体;传播创新 全媒体时代,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给史军史传播提供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借助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对军队媒体来说显得尤为迫切。要善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等方面的优势,直面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讲好史军史故事的方法路径,给史军史传播注入活力,让史军史故事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的优势新媒体由于应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传播信息,其讲好史军史故事具有特有优势。 由单向到多向,信息第一时间抵达受众。与传统媒体相比,受众不用再单一地通过定期出版的报纸杂志、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了解史军史,而是可以通过更加快速便捷的移动终端等平台获取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全时段了解史军史。同时,这种单向到多向传播方式的改变,摆脱了过去“我说你听”的交流模式,受众可以通过点赞、留言、评论等方式与传播者沟通交流,来表达自己对内容的感受,不断增强参与感。 由单一到多元,形式更加新颖多样。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文”和“图”模式,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融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史军史内容视、听、读的有机结合,使史军史故事更形象生动、更立体多样,吸引力更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动画、漫画、H5等来呈现史军史故事,以鲜活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受众;还可以通过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还原革命旧址、构建红色场馆等方式展现历史场景、回顾历史事件,让历史故事看得见、摸得着,为受众呈现真实生动的历史。 由单薄到丰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具有海量性和共享性等特点,给讲好史军史故事提供了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既讲历史故事,也讲人物事迹,让历史与人物相互融合补充,丰富故事内容、增强故事吸引力;也可以既讲历史背景,又讲后人评述,跳出历史看历史,全面客观解读历史,帮助受众了解掌握历史的重大意义等;还可以既讲文史书籍内容,也呈现影视作品,通过不同角度的生动阐释,全面展现历史面貌,帮助受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感受史军史。二、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需注意的问题善用新媒体,注重发挥其优势特点,有助于史军史传播。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新媒体环境下衍生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有效避之,真正把史军史故事讲好。 防止千篇一律。新媒体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让我们更加容易获取知识,为我们讲好史军史故事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也由于获取知识的便利,使一些新媒体采编人员不愿花费大量时间去采编好的产品,片面图快、求省事,在海量信息中搜索相关内容,仅仅经过简单包装、修改题目等,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把已有作品作为新媒体产品推出,甚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照搬照抄等问题。这种“千篇一律”的史军史作品流于形式、停在表面,缺少吸引力,久而久之会被受众厌倦。 防止泛娱乐化。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增强了史军史传播的吸引力。但有别有用心者却借新媒体恶搞历史。比如,有的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诋毁先烈的唱段、编造历史的说辞、对英雄口无遮拦的戏谑等等,也出现了影视作品中手撕敌人的所谓“英雄人物”等等。这些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而走向泛娱乐化的所谓“历史故事”,必然会导致骂声一片。这警示我们,历史不是网络中的快消品,也不是生活中的调味剂,用新媒体讲述史军史故事,必须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凸显主流媒体的严肃性,坚决杜绝泛娱乐化。 防止失实失真。全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信息发布门槛低的特点,每天生成海量信息在网上传播。在“人人都是发言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变得真假难辨,尤其是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就更增加了鉴别信息真伪的难度。为了应对激烈竞争,抢占头条、独家,有的新媒体人捕风捉影,在网上搜罗所谓的野史、秘闻,简单地复制粘贴,以所谓“独家发布”进行传播;还有的新媒体人为了追求其利益最大化,开始蹭热点、编历史,不惜违背历史,对历史事件或进行改造,或片面地夸大、吹嘘,甚至杜撰。此外,由于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传播途径日趋广泛,导致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历史信息失真失实的现象屡有发生。长此以往,必然使媒体和媒体人的公信力严重受损。三、运用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的方法路径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顺势而为,不断探索运用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的方法路径。 快中求活。快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运用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需要求快,但也不能一味求快,需要做到快和活两者兼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发挥新媒体最大的优势。近年来,军队权威媒体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解放军报微信等权威军事新媒体,构建史军史学习媒体矩阵,针对新媒体信息传输快、内容更新快等特点,通过整合资源、聚合力量,突破“信息藩篱”,建设史军史网络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使“老资料”成为史军史故事的“活资源”;发挥新媒体立体传播优势,按照统一策划、灵活推送、波次推进的方式有序推送,将史军史传播给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实现传播质效最大化。这值得其他军队新媒体借鉴。 形式多样。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是新媒体信息产品能够获得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喜爱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用新媒体讲好史军史故事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打造既新颖别致,又接地气的多样化史军史作品。要注重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讲好史军史故事中。要结合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的特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制作微电影、情景剧等新媒体产品,将经典历史故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全新呈现;注重发挥新媒体视听功能,融合视频、动画、图文多种元素,打造全新史军史节目,推出史军史电子书、有声书、影视剧、动画片,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分享史军史故事。 突出互动。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运用好其交互性为史军史传播提供的广阔互动空间。在讲述史军史故事时,要运用新媒体加强线上与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的交流互动和密切联系,利用直播弹幕、后台评论等平台功能,随时与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交流看法、分享体会,引导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从历史知识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历史知识讲述者、交流者,提高史军史传播质效。同时,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通过大数据对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的喜好和需求等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其学习特点和思想诉求,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史军史内容。此外,要注重即时沟通、定期反馈、舆论引导,使受众特别是青年官兵参与感更强、体验感更深;要注重线上线下的结合,既要线上点对点,也要线下面对面,在运用新媒体推出线上史军史内容后,及时开展线下配合活动,努力实现线上与线下“无缝衔接”,使史军史故事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武警广东总队、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姜兴华

发挥优势:让新媒体给史军史传播注入活力 - 军事记者

丰富“好人”故事内容,就要从“好人”历史讲起

丰富“好人”故事内容,就要从“好人”历史讲起赵男2024.08.01来源:电影频道活动现场  杨楠/摄1905电影网专稿 大同小黄花,绘就大产业;身边平凡人,创造感人事。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大同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功举办。这是一次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也是一场文明实践体验活动,自2008年4月开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持续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中国好人”活动,到目前为止,共有1.7万多名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本次是第213场“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近两年来,活动发布仪式坚持守正创新,增强传播效果,融入电影元素,拓展网络新媒体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好人音量,传播了好人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电影频道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积极编排相关节目,聚焦于身边人、身边事,并特别邀请著名漫画家徐进老师根据五个类别的好人故事创作了五幅漫画,通过绘画形式展现好人品质,宣传好人精神,增强每一个“中国好人”故事的传播力影响力。“中国好人”从万千身边好人中走来,好人故事,来源于身边千千万万个好人。如果要讲“好人”,就不能只讲好人,要从“好人”历史讲起,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中华五千年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要不断丰富学习,增强“好人”故事内涵。“好人”故事需要内容上的创新,优质的内容是吸引受众的第一要素,不断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丰富“好人”故事内容,让身边“好人”故事更好地传播。活动首先讲述的抗洪救灾的“好人”故事。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本次活动中,“中国好人”代表张威,作为一名乘警长,在突发水害的情况下,和列车工作人员冒着暴雨,经过86小时的紧张救援,护送所有旅客平安脱困。通过情景剧《危急86小时》重温张威的故事,展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高贵品质。在历史上,面对突发灾害,中华民族总是展现出无比的坚韧与团结,在许多电影中也有体现,如《惊涛骇浪》《超强台风》《惊天动地》等影片,都是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经过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张威是其中代表,更多像张威一样的身边好人,为抗洪救灾工作做出许多努力,我们也向在无数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人致敬。情景剧《危急86小时》  杨楠/摄移风易俗的“好人”故事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的二十届三中强调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许多地方都在提倡喜事新办简办,促进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深厚,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本次邀请“中国好人”代表孟辉分享自己故事,40年来,义务为群众主持了1556场婚礼,其中,由内蒙古包头市送来的小品《我的婚事我做主》展现了年轻人想要办集体婚礼,对“婚礼简办,移风易俗”的践行。近年来,电影频道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建设,成功举办“乡村振兴·星光行动”等大型公益活动,推动移风易俗,为乡村文明建设助力。小品《我的婚事我做主》  杨楠/摄“好人”故事一直是中国电影创作的素材,早期影人郑正秋创作的《孤儿救祖记》,被称为是一部“教孝”“惩恶”“劝学”和提倡“义务市民教育”的影片。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文化艺术工作“既要鼓足干劲,又要心情舒畅”,“既要力争完成,又要留有余地”,“既要有思想性,又要有艺术性”等十条原则,为繁荣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这段时期,需要电影都讲述好人故事,在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努力下,创造出了《上甘岭》《风暴》《万水千山》《五朵金花》《闪闪的红星》《董存瑞》《雷锋》《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优秀电影,塑造好人形象,讲述好人故事,引导观众树立责任担当和坚定信仰。改革开放后,反映“好人”故事的影片侧重从小视角展现大时代,展现了我们身边好人无处不在。电影《焦裕禄》《孔繁森》,到《任长霞》《杨善洲》,影片中塑造的共产人形象更加生动丰满。电影频道多次播出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反映邮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之一,影片最后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一生的甘苦和一个普通乡村邮递员默默无闻的风雨人生。这位父亲就是我们身边的好人,只是千千万万个身边好人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铭记。2000年后,《长津湖》《烈火英雄》等影片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好人”,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2011年拍摄的电影《飞天》,讲述了第一代航天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坚持二十余年的故事,影片中主人公张天聪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面对航天事业的种种压力与考验,毅然坚持留在航天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电影生动地展示了航天科研人员们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电影话语具有较强的震撼力、表现力和吸引力,以电影为媒介,讲好“好人”故事,可以透过生动的场景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要讲“好人”,就不能只讲“好人”,要从好人历史中汲取营养,不断推动创新。一是要打造亲民属性。“中国好人”就是从千千万万个身边好人中走来,要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二是要深耕内容,提升内在感染力。“好人故事”的电影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众,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在延续优质内容的基础之上创作者要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展现时代主题。三是加强电影和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充分融合电影元素,增强传播效果。“中国好人榜”讲述了一大批身边好人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身边人,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从好人历史中汲取营养,更好将先进典型代表与电影等文艺表现形式有机融合,鼓舞每个人向身边好人学习,从身边事情做起,“中国好人榜”一定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分享到:-->-->

自媒体博主任远:讲有趣的历史故事给你听

文/图 本报记者 吕晓磊“我是那个长得不帅但走得挺快的旅行者,走遍国内历史古迹,第一站是山东聊城,我们去看一下聊城古城的风采,顺便给大家讲几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这是任远2020年10月份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的开场白。今年32岁的任远是一家古建筑修缮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一名文史类自媒体博主,利用新媒体平台讲有趣的历史故事,3年的时间,任远上传了300多个视频,在各个平台共收获了60多万粉丝。1月5日上午,在市城区花园北路鸿福老年公寓家属院,任远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做自媒体“一路生花”的故事。热爱让他走得更远任远在大学学习的是文物修缮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接手了家里的古建筑修缮公司。在工作之余,看到视频平台上一些国外人文内容的视频受到网友的追捧,任远觉得,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甚至每个人的家门口都有历史沉淀烙印,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历史印记呢?思来想去,任远决定从自己热爱并熟悉的文史领域下手,在兼顾生意的同时,他开通了“文史古迹任远行”账号,探访国内古迹古墓,讲述古迹背后的历史故事。从2020年的第一期视频走进聊城古城区,任远开启了他的探古迹讲故事之旅。从临清的鳌头矶到茌平校场铺,从冠县的萧城遗址到阳谷的迷魂阵,故事越讲越多,任远也越走越远。他从山东走向全国各地,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等都地留下了任远的足迹。历史是厚重而严肃的,如何把历史故事讲得能经得起推敲而又有意思,是任远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古代如何修高层建筑”“为什么塔的层数都是单层”“探访‘大冤种’宁献王朱权墓”“卷毛狮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任远的视频标题一般都起得有趣而接地气。“要想吸引网友,不但视频的选题要有趣,视频的内容也一定要考究,要经得起网友的推敲。网友很公正,你讲得不好、不对,他就不给你留面子,并且会毫不留情地给你指出来。”任远说,尤其是在B站,粉丝的学历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所以他在写文案的时候,每个细节都会认真翻阅资料。任远告诉记者,在他的粉丝中,40岁以上的男性占到了80%,女性占比20%,“喜欢文史的40岁以上的男性,一般来说是有知识有文化并且相对比较严谨、考究的人群。”任远说,这也让他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不敢懈怠,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复盘,将网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远笑言。一路险象环生,也收获一路感动由于有生意和家庭需要兼顾,任远每年大约会抽出3个月的时间去全国各地旅行,探寻古迹。一辆越野车,一架无人机,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和一些简单的设备,伴随着任远自驾闯天涯。为了节约开支,任远一般都是把后座放平,住在车里,“出门拍摄素材,条件肯定是比较艰苦的。”任远说。其实,拍摄过程中不仅条件艰苦,有时候还会险象环生。拍摄文史古迹类作品,免不了要到人迹罕至、荒凉的地方,所以经常会遇到毒蛇、蝙蝠和水蛭等。“一般有花斑的蛇会有毒,它把头立起来的时候就准备咬人了,那能怎么办?跑呗!”任远说,虽然蝙蝠不咬人,但有时会遇到成群的蝙蝠飞过来,撞得脑袋生疼。所以,每次需要进入荒凉的地方时,任远都会戴上口罩和帽子,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有一次,我被村民误会成盗墓的,挺尴尬的。”任远笑言。虽然一路“囧”途,但任远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在安徽遇到给自己热水的村民,在江西遇到用镰刀为自己开路的农民大哥,这些人都让任远念念不忘。“有一次在南昌,山上的草有一人多高,根本找不到路,幸亏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大哥,要不是他给我带路,我可能就在山里迷路,走不出来了。”任远说。尽管每次出行在别人看来都是苦旅,但任远依然甘之如饴。“喜欢,就不觉得累。”任远说。拍摄完素材回来,任远又投入到文案、剪辑、配音等各种后期的制作中,但无论脚本多长,任远从来不用提词器,一镜到底,他说,“我得把东西装进我的脑子里”。对于2022年,任远给自己做了个总结:“这一年,我去了欧阳修的故乡江西,也在安徽亳州聊了古建筑,还去了江苏、河南等地,走遍了100多处历史古迹。”对于2023年,任远充满了期待,也做好了规划。“今年女儿要上幼儿园了,老妈也要退休了,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认真去做自己的事情,我准备先去河北,再去安徽,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就再去趟陕西或东北。”任远说,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历史古迹和故事值得去探寻和了解,而他的目标就是走遍中华大地,用镜头去探寻历史古迹,为网友讲述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2023-01-10 00:00:00:02404410http://lcrb.lcxw.cn/lcwb/pc/content/content_24044.htmlhttp://lcrb.lcxw.cn/lcwb/pad/content/content_24044.html12自媒体博主任远:讲有趣的历史故事给你听/enpproperty-->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