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幻世界·少年版》投稿指南 - 日记- 豆瓣
征稿栏目【封面故事】:未发表过的原创少儿科幻小说。最好以7~13岁的少年儿童为主角。故事画面感要强,人物形象要生动鲜明,便于绘制精彩插图用作杂志封面。每期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不分期连载,字数5000~8000字(6000字左右最佳)。【星语星愿】:未发表过的原创少儿科幻小说。最好以7~13岁的少年儿童为主角。可为独立完整的故事,也可分期连载(最多连载3期),每期5000~8000字。【别册】:未发表过的中、短篇原创少儿科幻小说。最好以7~13岁的少年儿童为主角。单册字数为15000字以内(12000字左右最佳)。 创作要求1、小说要有明确的科幻设定,着眼点新颖而又合乎情理。2、故事的主角最好是7~13岁的少年儿童。3、小说创作的核心是讲个好故事,文章要有精彩的开头和让人回味的结尾,中间有悬念、反转等,情节紧凑,与故事主线无关的闲笔要少。4、科幻设定与情节要完美融合,切忌生硬且大篇幅地阐述科幻背景或科幻设定中的技术逻辑。5、故事节奏明快,有前瞻性和独到的思考。6、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主编的独家过稿秘笈1、来稿的字数不要太长,以符合小读者的阅读习惯。2、对于少儿科幻来说,传播科学精神比传播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因此对科学原理或技术细节的描写不用太多、太深,目的是营造故事背景、提升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要讲述小读者感兴趣的故事。3、科幻要开放,在科学的基础上融合童话、神话的“大幻想”是可以接受的。4、尽量使用中国人的名字和背景,更接地气,更有代入感。 投稿须知投稿邮箱:yj_sakura@163.com1、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以word附件的方式上传来稿。不接受纸质稿。2、请在邮件的标题栏写上:投稿+小说标题+笔名3、以word附件的方式上传来稿,文档名称为:小说标题+笔名。在文档的开头请务必附上:故事内容梗概、作者简介(写作经历、已出版或刊发过的作品等)、联系方式(QQ、电话、联系地址等)。

《科幻世界》拒绝aigc投稿,ai真的威胁到文学创作了吗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发展迅猛,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在未来可能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很多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两天,科幻迷们发现,4月刊的《科幻世界》杂志上多了一则公告,表示拒绝AIGC投稿。公告上写道:“本刊不接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投稿,一旦发现未经注明的AIGC投稿,该作者作品将永不录用。本刊坚信人类的想象力成果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绝对AIGC可以相提并论。本刊同时倡议,广大科幻创作者要通过充满科学性、前瞻性的思考和创作,不断延展人类想象力的边疆。”《科幻世界》并非第一家对AIGC技术做出反应的科幻杂志。早在今年2月,美国知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就宣布停止接收投稿,原因是AI生成的稿件泛滥,导致编辑团队不堪重负。据科幻作家陈楸帆透露,不止《克拉克世界》,另一本美国科幻杂志《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编辑一个月会收到几百上千份由ChatGPT等程序编写或润色的投稿。而资深科幻编辑刘维佳认为,《科幻世界》的编辑应该也为此感到困扰,部分投稿中AIGC的使用为编辑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挤占了编辑审阅正常投稿的时间。对于这类投稿,杂志编辑也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分辨。陈楸帆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说,有些杂志使用GPT Zero来检测投稿的文本是否由AI生成;或者在征稿说明中用不可见的字符嵌入关键字,比如“僵尸”,这样一来,如果有人将征稿说明复制粘贴进ChatGPT,就会生成大量有关“僵尸”的文字,编辑可以一眼看出稿件中是否有使用AI的痕迹。不过,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分辨也会变得越来越难。但这并不能证明AIGC技术在小说创作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科幻作家江波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它在某些任务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距离写出优秀的小说还很远。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或许它更适合一些时事报道、政府公文之类规律性很强的文本。要写出以假乱真的小说,暂时还看不到可能。陈楸帆也认为,AIGC技术目前只能写一些零碎的段落,无法进行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创作,还非常依赖于人的引导。如果给它一个独立的命题去创作,它只能生成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文章,是肯定达不到发表要求的。江波笑着说:“用AIGC的产品去投稿,我想《科幻世界》的编辑主要是觉得烦,而不是怕版权或者伦理问题。如果真有个AI可以生成优秀的小说,《科幻世界》恐怕会抢着发表,这是个多么科幻的话题啊!”不过对于创作者来说,AIGC是很好的写作工具。“它可以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效率,对于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来说,它可以成为很好的写作助理,提供知识性内容和一些思路。作者可以和GPT4这样的智能对话获得一定启发,这是确定无疑的。”江波说。而陈楸帆指出,早在ChatGPT开放使用之前,AI技术就已经渗入了文学创作领域,这不仅仅体现在科幻文学上。对于有一定的创作模板的类型文学,例如言情、武侠、推理小说等,很早就有作者使用角色生成器、剧情生成模拟器等等。而他本人也早在2017年就开始用AI来辅助自己的创作了。现在,创作者可以使用ChatGPT进行头脑风暴、搜集资料,或者修改一段话的语气语调,甚至模仿某些作家的写作风格,或者把冗长的段落修改得凝练,抑或把简短的段落更加展开一些,用法非常灵活。他说:“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你要去思考的是怎么借助AI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它能让你看到很多自己本身的局限性,通过不断与AI对话,更好地表达你的思想,提升作品的质量。把AI当作一个更智能的工具,它能够反过来倒逼人类创作者去进行更深的思考,更个性化的表达,以及更创新的探索。”对于AIGC所存在的版权问题,包括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做出了针对性的举措。例如美国版权局今年2月尝试了“有限版权注册”,对于艺术家克里斯蒂娜·卡什塔诺娃(Kristina Kashtanova)的漫画作品《黎明的查莉娅》(Zarya of the Dawn)中自行进行的文字、视觉元素的协调和编排部分的部分注册了版权,但人工智能完成的部分未予以版权注册。而在中国,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首次对AIGC进行系统监管。“我们还很难分辨出多大比例的AI成分算是AI创作的,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健全判断的标准。”陈楸帆说,“我们也需要一个过程去接受AI技术的使用。现在不会有人觉得用Windows系统,用Word写作有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类工具。但AIGC相对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它是个非常强大的工具,所以会产生一些不公正。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们用一定时间去消化,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那么AIGC是否有一天会取代真人写作?对此江波认为,从近期看来,他并不看好。他说:“AI形成连续逻辑的能力很可疑,目前的AI绘画,想要让它保持在同一个框架内讲故事(漫画)也做不到。形成有逻辑的视频更是困难。写作也是类似的,主要的问题还是逻辑推理能力。你让AI写短文章,它的速度很快,在众多文本中,也有可能找到很出彩的片段。但是如果让它写个一万字,其中的故事逻辑会让人很难忍受。”而远期则很难说。刘维佳认为,文学是AI最后才会攻克的堡垒。“当然它一定会被攻克,但是最后才会被攻克的,”他说,“AlphaGo早在六七年前就在围棋领域战胜了人类,这是因为围棋是很容易量化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文学是最难量化的。”“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AI还是不要写得太好,”江波说,“但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出现能媲美人类的AI写作是迟早的事,只是人类应该还有一段领先的时间。话说回来,即便AI能写得很好,也并不意味着真人写作到了尽头。真人写作永恒的意义,是表达人的所思所想,这一点永远不会被取代。” 责任编辑:李丹萍
《科幻世界》拒绝aigc投稿,ai真的威胁到文学创作了吗-零沫ai工具导航
但这并不能证明AIGC技术在小说创作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科幻作家江波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它在某些任务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距离写出优秀的小说还很远。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或许它更适合一些时事报道、政府公文之类规律性很强的文本。要写出以假乱真的小说,暂时还看不到可能。陈楸帆也认为,AIGC技术目前只能写一些零碎的段落,无法进行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创作,还非常依赖于人的引导。如果给它一个独立的命题去创作,它只能生成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文章,是肯定达不到发表要求的。江波笑着说:“用AIGC的产品去投稿,我想《科幻世界》的编辑主要是觉得烦,而不是怕版权或者伦理问题。如果真有个AI可以生成优秀的小说,《科幻世界》恐怕会抢着发表,这是个多么科幻的话题啊!”
相关资讯
上篇:低碳世界期刊
下篇:《繁花》小说在线阅读